• 38阅读
  • 0回复

芒鞋破钵有人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1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芒鞋破钵有人识
沈大力
苏曼殊法师,身世有难言之隐,英年早逝,埋骨于孤山之阴。今人去西湖畔漫步,可见他的墓塔仍在宿草中隐逸。
曼殊法师本无意以诗文传世,且其生时文稿已多散失,一旦寂灭,也就人去声息,似乎应了自己“芒鞋破钵无人识”的嗟叹。然则,天下事如往而复,南社柳亚子曾酬和曼殊“何时归看浙江潮”的诗句,曰:“微茫情海自生潮”。
近年来,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在研究苏曼殊,让我们听到了异域折回的“潮音”。譬如,新近获“巴尔桑奖”的法国比较文学家艾田蒲肯定,“曼殊大师的作品蕴含着深沉的人道主义,确认了一种价值体系,让人蔑视那个先肆行于美国,后腐蚀了欧洲的消费社会。”基于这一点,艾氏特请董纯女士翻译了苏曼殊的主要文学作品。这样,继李白、蒲松龄、鲁迅等中国文豪之后,曼殊上人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巴黎伽利玛尔出版社合辑的“东方知识文库”,其六篇小说名作以《天涯红泪》为总题目,与法语国家广大读者见面,引起了一连串发人深省的反响。
“东方知识文库”评论道:“作为墨客,苏曼殊属于那种优游物外,珍惜自身及民众的独立,而在艺术上一丝不苟的诗人。”
法国《世界报》载文:“苏曼殊远承李白高风,襟怀洒落,漠视金钱,具有叛逆的性格。”又说,“他似行云流水,但并非不见人间烟火,而始终关注社会的撕扯、惊悸和搏斗,用自己的整个艺术来抨击,表达激愤和绝望,其语言洗练,文字朗润,时而显形,时而幻影。化成了一幅幅素描、彩绘和水墨画。”
在一篇关于《天涯红泪》的论文中,作者吉贝尔·苏弗莱特别重视苏曼殊通过《碎簪记》女主人公莲佩表达的思想:“若美洲,吾不愿往,且无史迹可资凭睇,而其人民以赚钱为要义,常曰:‘两美元总比一美元强。’”吉贝尔断言:“曼殊法师对美国社会的这番话,毫不含糊地揭露了那些贪利的,一心想发迹的守财奴。”
确实,翻开《碎簪记》,读者就会看到苏曼殊在80年前已对孳孳为利的美国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人谓美国物质文明,不知彼守财奴,正思利用物质文明,而使平民日趋于贫。故倡人道者有言曰:‘使大地空气而能买者,早为彼辈吸收尽矣。’”足见,苏曼殊激烈反对剥削与压迫,尤其憎恨美国的拜金社会,称其为“压抑贫民”的“恶组织”。
在《天涯红泪》法文版序言里,艾田蒲强调苏曼殊关于精神幸福远比肉欲痉挛丰富和恒久的哲理,倡导“饮于黄泉”,恰如孟子所云:“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形象地坦露了信奉唯“物”主义的西方世界被消费尘埃埋得透不过气来,渴望从东方文明里呼吸新鲜空气,一爽精神。
今年逗留巴黎时,我跟一些法国友人闲谈苏曼殊,发现他们十分钦佩这位寄兴深微,自鸣天籁的中国诗僧,同时称道他通晓法、英、日和梵文,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拜伦、雪莱,翻译了彭斯、哥德和迦梨陀娑的诗歌,是一座近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天桥”。
在这方面,吉贝尔·苏弗莱注意到苏曼殊“冷眼看待中国青年的西化倾向”,认为他在向西方采取它山之石,在从法国大革命和英国浪漫主义里寻求革新之力的过程中,从不忘“振大汉之天声”,而且看穿了欧美耶稣会之铮铮者
“包藏祸心,思墟人国”,唾弃那群“以别人之祖宗为祖宗”,企求在异邦乘时得宠的西崽。
章太炎称赞曼殊大师是一位“厉高节,抗浮云”的“独行之士”。回首前尘,曼殊确曾栖身西湖白云庵,宛若云中白鹤,度过了洁白的一生。
云鹤已杳,满钵落花。然天涯红泪成潮之际,曼殊上人已梦逝罗浮久矣。
正是:“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