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消除浪费“误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19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消除浪费“误区”
通常情况下,我们容易把多耗一度电、一滴水、一斤煤等物质形态的损耗,统称为浪费。实际上,这是一种表象浪费。而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损耗,才是实质性的浪费。经济学家把这类现象称为“误区”。
最近,我们对浙江兰溪市300多家乡镇办集体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忽视企业的设备生产率,形成了惊人的浪费。该市马涧镇统计资料表明,镇办企业的固定资产产值率逐年下降。
固定资产产值率逐年下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方面,企业为支付设备贷款的巨额利息如牛负重,另一方面,许多设备在睡大觉。
“误区”之二:缺乏企业内部“蓄血”。该市376家企业财务报表汇总数据表明,1989年6月底止,企业积累基金合计仅2175.75万元,每个企业平均只有5.73万元,如以五年的创办期匡算,每个企业平均只积累1.1万元。如此单薄的后劲,稍经风吹浪打,便会舟倾桨折。
“误区”之三:短期行为。有许多集体企业,在实行了厂长承包责任制后,为了多拿奖金,他们采取少提留,多凑利润,变相加大半成品产量,提高产值目标。结果是“挖集体墙脚,装个人腰包”。企业像只空心萝卜。
除了上述三种浪费“误区”,还存在着更加不为人注意的浪费“误区”。诸如:资本构成状况差,大部分乡镇企业被逼向负债经营;农副产品粗加工,忽视高附加值,贷款资金流动不畅,枉负利息。
一斤煤,一度电,一斤油的浪费,易于发觉和防止,而实质性浪费则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个与“经营不善”掺和在一块的概念,容易蒙蔽人,而成为乡镇企业经济滑坡的重要原因。对这些浪费“误区”我们要特别注意。(11月6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姜维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