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把“大包干”同集体经济优越性结合起来 滁县地区经济持续增长 今年可产粮31亿公斤创历史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1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把“大包干”同集体经济优越性结合起来
  滁县地区经济持续增长
  今年可产粮31亿公斤创历史纪录
 本报讯 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安徽省滁县地区,在调动农民家庭承包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促进了责任制的完善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持续增长。前不久在这里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肯定了这一作法。
11年前,家庭联产承包制一开始实行,滁县地委就明确指出:“大包干”是两权分离的责任制,改变的只是吃“大锅饭”的经营方式,而不是所有制的改变。因此,“大包干”不能大撒手,必须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保持基层组织的稳定。他们建立经济合同制,干部岗位责任制、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制、各类服务经济合作制与家庭承包制相配套,“五制”并举,构成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为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滁县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发性农业和其它经济实体。目前,全区乡、村两级企业已有1.6万多个,固定资产原值5.55亿元,比1978年增长10多倍。去年乡、村两级集体工业产值10.74亿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65%。此外,乡镇村队还用乡镇企业和开发性农业的上交款,兴办各种集体事业。全椒县陈浅乡把8年来上交的水面承包款114.5万元用于修圩、铺路、架电、抽水,支付干部报酬,不向农民摊派筹款。
1979年以来,全区用集体积累、农民集资和劳务投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每年组织40多万劳力兴修水利,10年共新建和维修工程3万多处,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耕地的73%,农业机械总动力比1978年增长1.27倍。
为了解决农户在承包经营中急需解决而一家一户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各地以乡镇为单位,先后创办了农技站、农机站、农经站、林果站、水利水产站、畜牧兽医站和乡镇企业服务公司等“六站一公司”。现在,这类服务性的经济实体共有1032个,遍布全区,形成网络,为科技推广、资金管理、物资供销以及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家庭承包的积极性有机结合,产生合力,促使全区经济11年持续增长。预计,今年粮食总产为31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棉、油、水产品、生猪也有新的增长。10年来,全地区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00多亿公斤。目前,除油、棉、烟外的“经济田”,全地区已户均1亩。74.2%的山场和97.5%的可养水面得到开发,建成73个林果、畜牧、水产等专业生产基地。
(赵以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