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黄杨闸带给人民无限的幸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6-05
第2版()
专栏:

黄杨闸带给人民无限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 艾丁
五月十二日,绥远后套地区成千上万的蒙、汉两族农民,穿着各色各样的节日服装,成群结队地赶到米仓县黄河西岸的黄杨木头,参加黄杨闸的放水典礼。当滚滚黄水通过高启的闸门,奔流进乌拉河、黄济渠、杨家河三大干渠时,两岸千万个参加观礼的蒙、汉两族农民,一致欢呼:“毛主席万岁!”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绥远省沿黄河左岸的后套地区,面积约有一万平方公里,可以耕种的土地约有一千五百多万亩。早在清初这一带农民就开始开渠引黄水灌田。二百多年来,农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挖了黄济渠、杨家河、乌拉河等十大干渠;支渠和支子渠合计约有五百多条,灌溉的农田曾达到三百多万亩,成为我国塞外历史上灌溉面积最广,灌溉效能最大的一块灌溉区。到过这里的不少水利专家和工程师,对农民们这种伟大创造,都表示惊讶和钦佩。但在反动统治时期,这些劳动人民所开挖的灌溉渠道,都为官僚、地主所霸占。农民为了缴水费卖掉自己的儿女,为了出水勤荒芜了自己的田地。农民要用水时,还得等到地主浇完了地。狼山县一区农民阎三曾因浇水未经地主允许,被地主屈四其用铁叉扎死。
在反动统治的摧残下,这里的渠道大部都因年久失修而淤塞,灌溉面积一天比一天缩小。每逢汛期,洪水涌进渠道,沿岸农民每年都受到春旱秋涝的灾害。一九四三年最大一次水灾被淹耕地达四十万亩。国民党反动政府也修过黄杨闸,施工三年,农民被敲诈去粮食四万石,结果只挖了两个坑。农民回忆着过去说:“地主的水利,穷人的害。”
解放后,绥远后套地区的三十多万农民,在水利上也翻了身。地主恶霸被打倒,水利灌溉大权归还给农民了。两年多来,后套地区有近二十万的蒙汉两族农民,积极参加整修渠道。各支渠沿岸的农民,都先后组织起自己的支渠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合理用水。人民政府为了后套人民的长远幸福,从一九五○年五月起又领导农民,在黄济渠、杨家河、乌拉河汇流渠首,兴建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工程黄杨闸。在修建工程中,各工地都发起爱国劳动竞赛,新创造、新纪录和劳动模范不断从群众中涌现出来。过去很少下地的妇女,这次也扛着铁锹、箩头和男子一样劳动;很多支渠都是她们挖成的。她们说:“过去是给地主挖,现在给自己挖,劲大着哩!”这个工程到一九五一年九月修成。待黄济渠、杨家河、乌拉河等大小渠道全部疏浚后,灌溉面积将可扩大到二百八十万亩,过去长年遭受春旱秋涝的十多万亩农田,可以解除灾害,使百万亩碱地和荒地变为良田。今春陕坝专区的米仓、临河、狼山、五原等县又召开了水利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了今年的各干渠、支渠的岁修工程施工计划。直到黄杨闸放水之前,疏浚干渠、支渠的工程仍在兴工。
现在,后套地区又变成一块渠道纵横的肥沃平原了。在这块丰产小麦、糜米、胡麻、瓜子以及水稻、大豆、玉蜀黍的土地上,勤劳的蒙、汉农民,现在又试植成棉花、花生、甜菜和橡胶草,五原县还可以种植哈密瓜。现在,后套地区每年出产的粮食除可自给外,还可向外输出四千到五千万斤。后套胡麻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可以制成三十多种化学原料。瓜子也远销广州、上海等地。后套年产约一千七百多万斤的枳机草,成为北京、天津等地造纸厂所欢迎的原料。
黄杨闸的修成,仅是后套人民幸福生活的开始。与黄杨闸差不多大小的工程还有三处要兴修。这就是在横跨黄河地段要修建一个拦河坝和一个蓄水库;各个支渠需要再加以科学的整理,建筑近代化的设备工程,完成这些整修工程,后套灌溉面积将要扩大到一千三百多万亩。可使后套成为华北最大的粮仓。在这块千里平原上,机器耕种也有良好条件。后套人民正在劳动创造中,为集体生产的美景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