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科技示范的神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2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科技示范的神力
  本报记者 钱江
滇中南盘江环绕着一个美丽的小镇——华宁县的盘溪。近两年,盘溪柑桔街声名鹊起。早晨,这边蜜桔,那边锦橙,满箩满箩金黄的桔子,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晨雾的空气里飘逸出甜甜的桔香。南来北往的商贩,一早就在柑桔街上选桔子,定价钱,随后跟着摊主去桔园,或是拉着桔子去赶小火车。这一切,就像是一挥魔杖变出来的,以前谁听说过盘溪柑桔街?
盘溪这块热带北缘沃野,河谷坡地上还孓存着古老的野生桔树。建国前,外出的人曾带回些桔树苗,栽种在庭园里,硕果累累。那以后,合作化、“大跃进”,都搞过成片柑桔园,只见栽种无人管,才几年就失败了。“文革”时又搞柑桔“样板山”、“花果山”,种了不少,管理得不好,也毁了。
盘溪人从一次次挫折中领悟到:柑桔生产有学问,不顾客观规律,靠大指标,一哄而起,没有不失败的。农业经济要发展,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不怕慢、只怕乱,靠科学才能避免瞎折腾。1980年,这里建起柑桔试验场,请来专家指导种下4亩桔子。1982年挂果,收了2600公斤桔子。到了1984年,4亩地里产桔子2.1万公斤,真是树树悬金!消息传开,四乡农民纷纷跑来观看,看了就嚷着要栽桔子。试验场早育出了桔苗准备着,县里听取了专家关于防止柑桔病毒的意见,明令不得各自引进,要由试验场统一供苗,派出技术员指导栽种。这一年,盘溪冒出了千亩桔园。
种柑桔成了农民的自觉要求,柑桔实验场成了希望种桔致富农民的示范田。场长郭瑞祥带出了一批热爱农业科学、有志于在家乡发展柑桔的人才。几年间,实验场引进柑桔几十种,桔园扩大到500亩。1986年,在实验场基础上建立了玉溪地区柑桔研究所。他们坚持生产出题目,科研促生产的方针,在南盘江边培育出一片高产桔园,除了基建外,建所后柑桔生产完全自负盈亏。为了推动四乡农民种桔,他们每年义务开办柑桔技术讲习班,请农民来接受培训;还建立了10个人的柑桔技术辅导组,分片负责,指导农民解决技术问题。他们具体负责5个点,其中2个点无偿服务,3个点由农民投土地,科研所负责投资和技术指导,收益分成,使研究所朝着科研先导型企业发展。
科学作保证,农民心里有了底,放开手脚种桔子。现在,华宁已有1.2万亩桔园了。10月里走进南盘江河谷,碧绿的桔林一块连着一块,“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才几年工夫,华宁已是滇中最大的柑桔基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