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香港《文汇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 “香港问题国际化”无理又违法 为香港繁荣计,“国际牌”还是不打为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3
第3版(综合)
专栏:

  香港《文汇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
  “香港问题国际化”无理又违法
  为香港繁荣计,“国际牌”还是不打为好
本报香港11月22日电 香港《文汇报》本月21日发表署名李林的文章,题为《浅议“香港问题国际化”之弊》。文章指出香港作为国际性城市和香港问题国际化的不同含义,从法律上阐述了将香港问题国际化是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及有关国际法准则的。
文章认为,中国有诚意维护香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和特色,“而‘香港问题国际化’则是要在政治上将香港问题变成一个国际问题,任由其他国家指手划脚,恣意干预,或者将其他国家的势力引入香港,让其逐步介入香港的政治事务,甚至不惜演变成类似国际共管(Condominium)的局面。”其实质,“就是要将香港的主权或治权国际化。”
文章认为,香港问题国际化的做法既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也违反有关国际法准则。因为:
一、“香港问题国际化必然妨碍香港主权的顺利、完整交接。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6条规定:‘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由各该国善意履行’。所谓‘善意履行’,即是依照公平、公义原则去履行,而不是只片面顾及己方的利益。联合声明第二条规定,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依照‘善意履行’的要求,英国自应届时将香港完完整整地交还给中国,不应从中打折扣,更不应为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设置障碍”。英国搞香港问题国际化,是“欲借助国际势力向中国和未来的特区政府施加压力”。文章认为,
“英国在香港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希望将来仍得到保持,这种心态不足为奇,但是,为了片面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惜违反联合声明,走‘旁门左道’,却是犯了根本的错误,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英国要保护自己未来在港利益,只能通过联合声明,只能在‘善意履行’联合声明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目的。舍此别无他途”。
二、“香港问题国际化还会损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可分割是主权的属性之一”,英国“企图只将主权还给中国,而在治权上搞‘私相授受’,不让中国‘过手’,这本身已是对中国主权的破坏。香港问题国际化将使国际势力干预香港内部事务合法化,这完全违反了国际法公认的主权的自主性、排它性原则。试想1997年以后英国交出了香港,但它却变成了一个政治上‘国际化’的城市,被外国势力瓜分和控制,中国又怎能真正地‘恢复行使主权’呢?”
三、香港问题国际化在联合声明中是找不到任何依据的。“中英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是香港主权的移交和中国1997年以后对港政策,前者是中英之间的事,后者则是中方的事”。“中国要对自己的领土‘恢复行使主权’,并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策,此无疑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件’。任何国家只要依照‘联合国宪章’办事,相信都不会认为‘香港问题国际化’合理,不会在政治上作出干预之举”。
四、香港问题国际化妨碍港人治港。“香港问题国际化如果成为事实,无疑会给特区政府顺利施政带来极大的干扰。如果各种国际势力直接插手特区政府事务,左右特区政府政策,‘港人治港’会变得徒有虚名;一旦各种国际势力为‘利益’不能‘均沾’而争斗,香港更会永无宁日”。此外,香港问题国际化不但
“损害香港的繁荣稳定,同时也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对此,中国政府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文章最后希望英国,“为香港的稳定繁荣计,为中英友好计,为英国的实际利益计,‘国际牌’还是不打为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