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在技术和作风上下苦功——列车上访羽毛球名将赵剑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3
第3版(综合)
专栏:体育

  在技术和作风上下苦功
  ——列车上访羽毛球名将赵剑华
世界杯羽毛球赛一结束,我国名将赵剑华即登上16次特别快车返京。“怎么这样快就回去,不在广州休息一下?”记者在车上问。“得快点回去训练,准备明年亚运会。在家门口比赛,总得像个样子才行。”他回答得很急促,像身后有什么人赶着似的。接着,赵剑华谈了对这次大赛的一点感受。
他从几名好手在场上的表现谈起,然后引伸到如何提高技艺的问题。赵剑华说,印尼的王莲香和阿迪打得不错,他们年龄都不大,就达到这个水平,了不起。王莲香手腕灵活,技术全面;阿迪进步快,已经击败过不少名将。南朝鲜的男双、混双配合好,技术强,难以同其抗衡。
“对这些对手,日后如何防呢?”记者问。赵剑华对这个问题已深思熟虑,谈得较全面。他说,光防是不够的,你防了他的快攻,他又来网前,技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中国有句俗话,按倒葫芦起来瓢,就是这个意思。关键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把根基扎牢,不管他有什么招,我可攻他,不管他打什么球,我能破他。当然不是说不要研究对手,而是要在本身过硬的前提下去研究捉摸他。我同杨阳那场球就很难打,一共打了3局,比分都很高。原因就是我们都比较了解,他来什么球,从什么方向攻,心里有数,彼此都难打。
赵剑华认为,一个好选手技术应该全面,能攻能防,同时要有“杀手锏”,攻能克,防能抵挡。现在由于各国羽毛球运动发展快,都在提高,靠吃老本已难取胜了,必须在技艺上强过人家才行。中国选手技术细腻、步伐灵活、落点刁的特点要继续发扬,同时可吸收别人的好打法、好经验。
最后,赵剑华称赞了马来西亚选手傅国强的作风,说他拚劲足,能反败为胜,不管遇到什么选手都敢拚,即使在比分落后很多的情况下,亦不放松斗志。我们应向这样的选手学习,磨练斗志。 本报记者 黄振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