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耳顺迷《论语》耄耋著《孔子》——访日本作家井上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3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文坛漫笔

耳顺迷《论语》耄耋著《孔子》
  ——访日本作家井上靖
  本报记者 于青
枫叶如丹的季节,东京世田谷区一片幽静的住宅区内,记者按响了井上靖先生家的门铃。
临来之前,记者从出版社获悉,井上先生新著《孔子》第一版印数36000本,面市后很快售罄。随后不断追加印数,两个月内已发行逾20万本。出版之前,井上先生提醒出版社做好赔钱的思想准备。至今,出版社还为这种高格调的书竟引起如此巨大反响感到不可思议。井上先生得知记者也是《孔子》的热心读者,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记者:是什么契机使您产生了小说《孔子》的创作冲动?
井上:中学时代还能背诵出几段“子曰……”,后来都淡忘了。从孔子所说的“六十耳顺”以后,重读《论语》,越读越入迷,竟爱不释手,有其乐无穷之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创作冲动。并不是为了写《孔子》才读《论语》,因此,写《孔子》的动机是偶然地,也是自然地产生的。
记者:从古到今,研究孔子和《论语》的文章书籍浩如烟海,用文学体裁小说写孔子和《论语》,属于填补空白,请问先生创作意图何在?
井上: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论语》中不乏至理明言,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学者专家的有关文章书籍,主要在有关的学者专家之间交流,不易为大多数普通人接受。文学体裁的《孔子》,可以通过环境气氛渲染,故事情节的展开,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地介绍孔子的生活经历和学术思想。这是我写小说《孔子》的主要意图。
记者:《孔子》近30万字,分五章。通读一遍,发现每章各有侧重,如第一章介绍时代背景和主人公。第二章议论“天命”。第三章刻划孔子高足。第四章辩析“仁”。第五章评价孔子并寄托作者的希冀。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井上:可以。我很高兴能有更多的中国人看到我写的书,使他们知道,在东邻日本也有人对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敬仰的。
记者:作品中虚构了一个孔子的弟子——蔫薑这个人物,以他在孔子死后的追忆、讲学和聚会讨论的形式,展开孔子晚年经历的故事情节,介绍
《论语》的学术思想。这种对话式的表现手法很独特。您是否考虑过其他表现手法?
井上:没有其他考虑。我认为现在这样表现手法是适当的。孔子去世数百年后才有《论语》,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靠后人口传继承下来的。以孔子的后人讲述和议论的表现形式本身,既可以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也比孔子本人出场自述显得自然客观。尤其为充分展现后人对孔子某一学说的不同见解,更显得恰当妥贴。
记者:您多次以中国历史题材写作,这次写《孔子》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感受?
新潮社
井上:中国历史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若有再生之年,我定去中国埋头研究创作。写《孔子》,比过去要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后人对孔子和《论语》有不同的评价和注释,在书海中寻觅比较,既是难事,也是乐事。北京大学送给我一部顾颉刚先生编订的《崔东壁遗书》,此书令我受益匪浅。我已5年多没发表其他作品,近年全身心浸在有关孔子和《论语》的书堆里。
为再现当年的历史环境,1981年到1988年间,我两入山东,六下河南,去过曲阜、淄博、济南、淮阳、商丘、永城、郑州、开封、葵丘、新郑、上蔡、新蔡、驻马店、计阳、安阳、信阳等地。(先生拿来1979年版郭沫若著《中国史稿地图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许多与书本记载不同的新线索。在写作中,因对《论语》中提及的“负函”一地名有疑问,不得已停下笔来,亲赴河南信阳考察。每到中国,都得到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省和河南省有关方面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合作,我写不成《孔子》,请代我转达向他们表示至诚的感谢。
记者:在《孔子》最后一章中,有关故乡灯火和葵丘会议的议论,能唤起读者对现代社会的感慨,对未来的憧憬。
井上:书中确实融进了我对当今世界的进言和期待。虽然时隔2500多年,孔子的许多话好像就是对当代人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吸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并身体力行,有利于尽早实现我在《孔子》书中所希望的“融洽的人类社会,和平的国家关系,一个光明的世界”。(附图片)
  此为《孔子》一书封面,“孔子”二字为井上靖本人所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