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黎巴嫩局势的突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4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综述

  黎巴嫩局势的突变
  本报记者 吕志星
今年11月22日正逢黎巴嫩独立46周年纪念日。当黎巴嫩第9任总统穆阿瓦德在向祖国的独立日致贺之后竟惨遭谋害。这位上任仅17天的总统曾立誓拯救黎巴嫩祖国,不管有多少障碍和多大牺牲。穆阿瓦德总统突遭不测,强烈震撼了黎巴嫩人民饱经忧患之心。
黎巴嫩总理胡斯吊唁穆阿瓦德的文告中说,“罪犯可以杀死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摧毁不了一个民族的信念,黎巴嫩和解的意志永存。”
穆阿瓦德之死使刚刚踏上和解之路的黎巴嫩局势发生剧变,黎巴嫩的前途再次处在内战和和解的十字路口。
穆阿瓦德是根据塔伊夫会议通过的“黎全国和解文件”所规定的步骤于本月5日在黎议会选举中当选为总统的。他在就职后发表讲话说,他将完全恪守塔伊夫协议的各项条款,并付诸实现。本月13日他授权前总理胡斯组阁。穆阿瓦德总统上任伊始,就同黎各政党、教派领导人就组建黎新政府问题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和磋商。先前曾有报道,近日内黎新政府将宣布成立。黎军政府领导人奥恩对塔伊夫协议一直持反对立场,他指责参加塔伊夫会议的黎议员损害了黎的独立和主权,违反了黎宪法。在黎议会选举总统前,奥恩宣布解散议会,并拒不承认选举结果。他还表示,穆阿瓦德总统授权胡斯组阁是非法和无效的。他禁止贝鲁特东区的基督教派议员入阁,使黎新政府迟迟不能组成。由于奥恩占据着地处贝鲁特东区的总统府,穆阿瓦德总统被迫在东区的政府大楼里办公。黎巴嫩仍处在分裂状态。
穆阿瓦德总统遇害激起阿拉伯国家的极大愤慨,叙利亚、约旦和海湾国家强烈谴责这一罪恶行径。美国、苏联、法国等国纷纷发表声明和谈话,反对这一恐怖活动。事发后,叙利亚总统立即同沙特国王、摩洛哥国王和阿尔及利亚总统电话联系,呼吁阿盟三方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尽快召开黎议会会议,选举新总统接替已故总统的工作。阿盟三方委员会正同美、苏等大国联系,以避免黎爆发新的内战。
据报道,今天早晨,黎巴嫩穆斯林教派和基督教派在贝鲁特东、西区交界线集结军队,双方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叙利亚指控奥恩是谋杀穆阿瓦德总统的凶手。奥恩则指出,叙利亚预谋杀害穆阿瓦德是因为穆阿瓦德不同意叙利亚以武力解决贝鲁特东区的计划。
当地政界人士认为,黎巴嫩局势自塔伊夫会议后,一直孕育着一场危机。黎巴嫩的问题十分复杂,各种矛盾盘根错节,经历14年的内乱各教派间的积怨很难通过一个协议和一次会议解决。由于各教派的武装力量的继续存在,对各种解决都构成一种威胁,任何意外事件都可能发生。穆阿瓦德总统的遇难使严峻的形势更加困难,在暗杀成风的恐怖气氛下,黎巴嫩议员们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十分忧虑和不安,近期内难以召开议会会议选举新总统,更谈不上新政府的组成。另一方面,以色列国防部长扬言,除非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以及黎巴嫩组成新政府,否则以色列不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由此可见,黎巴嫩局势还要经历一个艰难和复杂的时期。
(本报大马士革11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