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保护环境的形象呼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4
第8版(副刊)
专栏:

  保护环境的形象呼声
  王耀先
十八世纪摄影术问世以来,就成为人类娇美的伴侣,超越时空,给人以美的追忆,爱的激情,理性的思考。而摄影术本身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摄影艺术家不倦的探求,开拓了一个个新的领域。当摄影家把镜头对准干涸的土地、污染的河流、嘈杂的都市时,环境摄影又把人们带到一个新奇的天地。
作品《春天的烦恼》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4月的北京,本应是杨柳春风令人醉的季节,然而,当滚滚风沙铺天盖地而来时,人们行路艰难,不得不紧闭双目,屏住呼吸。作者以一个公民的责任感,以一个艺术家的慧眼,抓拍了这个镜头,把大自然的现象放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去表现,有着极强的力度和丰富的内涵,引起人们深沉的反思,有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再请看另一个画面,一个顽皮的孩童,把地球仪放到澡盆里洗澡,用了那么多洗衣粉,孩子神情专注,憨态可掬。地球是太脏了,它每年要排放50亿吨二氧化碳,致使80年代全球气温明显增高。多么奇巧的构思,多么可贵的童心,它向人们呼唤,救救地球吧!
环境摄影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文化力量的一种表现,就是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生力军。70年代,美国摄影家亚当斯率先拍摄了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照片,引起了美国公众强烈的反响,遂后筹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美国黄石公园。80年代,中国环境摄影的开拓者们,拍摄了引滦入津河水遭到工厂污染的一组照片,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决心关停了一批污染大户,避免了重蹈大运河南段的恶运。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有人曾说过,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比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更大。于是,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艺术家们都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这就是环境摄影诞生的历史背景。当然,中国的环境摄影还在学步阶段,但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的氛围中,它必将得到发展并发挥更大作用,呼喊出人们保护大自然的心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