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消费心理二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万花筒

  消费心理二则
  施莹
猜忌怀疑
某日,天津北宁公园畅观楼家具展销部。各式各样的“新潮”家具琳琅满目。顾客中,某公司杨科长带两千块钱,想买一套浅色组合家具。一套设计典雅的浅驼色组合家具吸引了他的目光。一看标价:二千三百八十元。
“或许还还价,两千块钱能买下来。”杨科长想。
这时,一位卖主走过来低声说:“您打算买,一千五百五十块钱您拿走。”
“真的?”
“那还有假!现在这里还有四套,随您挑,挑好了我们给您送到家。”
“‘幌子’这么大?莫非不是真材实料?”杨科长嘀咕了。他敲敲这,摸摸那,仔细察看每一块板材……
一个小伙子凑到杨科长跟前,硬把他拽到一套大漆家具旁,指着上面的标价诚恳地说:
“您看,卖价是一千九百八十块,您要是买,一千三百块钱怎么样?”
此时,又有几个卖主围上来争着介绍自己的压价幅度,顿时把杨科长给说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杨科长不敢买了,带着钱赶紧离开这块
“是非之地”。
其实,这些家具确是真材实料,只是由于生产厂家库存积压,只好忍痛降价出售,不料顾客“买涨不买落”。
观望等待
国庆节前夕,天津市百货大楼家电部。这里正在出售“彩虹”牌十八英寸平面直角带遥控彩色电视机。小字报上写着:牌价,二千九百四十五元,酬宾价二千五百四十五元,另赠送价值四百元的电视天线或录音机一台。
一对郊县农民夫妇站在那里已多时,手里攥着鼓鼓囊囊的黑色皮夹,犹豫不决。
笔者与男主人交谈。
“这价还可以,买一台吧!”
“谁知这牌子质量怎么样?”
“听说还不错。”
“那为什么又降价又赠送东西?”
“可能是生产得太多了,怕积压。”
“鬼才信!”
站了半天也不见有人来买,农民夫妇终于摇着头离开那里。
照理说,冲着买一台彩电来到商店,十有八九是打定了主意的,不想降价反而使他们产生了等一等,看一看,以至怀疑彩电质量的心理。
回想去年此时此刻,谁又顾得上考虑这么多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