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洪都拉斯巴亚群岛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洪都拉斯巴亚群岛纪行
  郭伟成
奇妙的海底生态
巴亚群岛到了。螺旋桨飞机爬不高,倒也好,从飞机上就可以看到平静而透明的加勒比海水下那黑黑的珊瑚礁。海水随着珊瑚礁的密集程度与不同高度而奇妙地变换着色彩:宝石般的蓝;翡翠似的绿;然后从深绿到浅绿,涌上白色的沙滩,环绕着座座葱茏的小岛。
巴亚群岛座落在西加勒比海,是洪都拉斯的一个省,包括罗亚坦、乌提拉、瓜纳哈3座稍大一些,有人居住的岛,以及若干小岛。最大的罗亚坦,长长的,像个梭子;东西30余海里长,南北不过3到4海里。到那儿,我就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海水平静得像池水,只有朝远处看望,才可以看到有一线白色的细浪。罗亚坦岛上的生态学者罗贝蒂解开了我的谜。原来,巴亚群岛周围生长着极其丰富的珊瑚;尤其是罗亚坦岛以北海底的屏障珊瑚,挡住了海潮。这片珊瑚向大海延伸数里后,突然下滑,形成一道深深的沟壑,因此,在那一线才形成一道细细的浪花;然后又隆起,形成又一片珊瑚屏障,一直延伸到18海里外的深海里。据说,这片珊瑚礁一直向北铺展到伯利兹沿海,其规模仅次于澳大利亚沿海岛屿的珊瑚,居世界第二位。并且集中了加勒比海各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珊瑚不仅是海岛的屏障,而且为鱼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巴亚群岛附近有上百种鱼,大约有20多种是生活在珊瑚之间的。有的鱼类甚至完全靠着这密集的珊瑚繁殖后代。
在罗亚坦岛的西海滩,我试着见识了这奇妙的海底生态。从岸边上看,那儿是一片雪白的、细细的沙滩。海水清澈透底,站在齐肩深的水里,还能看见脚趾的颜色和浮起的沙粒。我试着往水里扔了一枚硬币,果然如人们所说,可以看出硬币朝上的是哪一面。在这儿,用不着像专业潜水那样戴面具,背氧气瓶。只要戴上简易的潜水镜,衔一支透气管,往外游二三十米,马上就可以看到奇妙的海底世界:扇状、球形、鹿角般、菊花似的,各式各样的珊瑚里,游动着形形色色的热带鱼;长长的、扁扁的、带彩色花边的,长着黑黄相间杠杠的,布满黑色、红色纹路或是斑斑点点的。我简直惊呆了,真想变成一条鱼,和身边这些小生灵们,一起游向海洋的深处。
海岛今昔
晨雾在椰林间弥漫着,渐渐散去。此起彼落的鸡啼,“喳喳”的鸟叫,“咕咕”的蛙声,“吱吱”的蝉鸣,合成一支早晨的奏鸣曲。海水同晚间一样,依然平静得像一泓池水,轻吻着白色的细沙。岸上的紫色牵牛花,从不知哪儿爬出,缠绵在一起,争先恐后向大海铺去,像是期待着大海的吻。椰林直长到海边,裸露着粗壮的根茎,把椰果满不在乎地抛了一地,干枯了也无人理会。直到现在,巴亚群岛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据说,与400多年前哥伦布的船队来到时所看到的景象也差不很多。
从16世纪初始,英、法、荷兰海盗就盘踞在巴亚群岛,袭击西班牙殖民者从中美洲运珍宝财物去哈瓦那的船队。1782年,西班牙人集中精锐,荡平了岛上各处的海盗据点。后来,英国人又把黑奴运到岛上,西班牙人再次用兵,并把黑奴解往古巴。当时,西班牙人以为岛上已经没人了。其实,有不少海盗携带家属逃进了原始丛林里;也有不少黑奴躲进了山里,他们采摘野果,渔猎为生,结果繁衍不绝。这些岛子成了黑人、混血种人与白人海盗后裔的乐土。至今,岛上居民仍然讲一口据说带有18世纪重音的英语,当然,也会讲西班牙语。岛上的地名,无论新旧,却都是以英语命名的。居民很少,住得也非常分散。椰林深处或是海湾,一座座木头的吊脚屋,有点儿像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寨子。
过去,岛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也有少部分务农。现在,不少人改行办起了旅游服务业。去年,泛美开发银行援助洪都拉斯,在最大的罗亚坦岛上修建了飞机跑道与一条干线公路,方便了旅游业的发展。只有2万余当地居民的罗亚坦岛却接待了2万多游客!最热门的旅游活动是潜水观看海底生态,运动钓鱼,登山到原始森林探险。不过,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岛民依然以海洋渔业为生,全岛大大小小共有300条渔船,主要捕捞大虾与龙虾;当局只规定了大虾的禁渔期;由于龙虾是巡游资源,因此,只规定不得捕捞小于4英寸的龙虾。岛上有3座水产速冻加工厂。我参观了其中最大的“蓝水”加工厂。时值旺季,虽然是星期天,车间仍然开工。工人们把从渔民那儿收购来的大虾洗净,通过自动分拣机,按大小不同规格筛选。然后装袋装盒速冻。龙虾则是人工分拣,也按大小规格分装速冻。这家工厂有160个工人,每天处理2万磅虾,冷冻,包装后,直接用冷冻船运到美国佛罗里达去,换回外汇,一半交给政府折成本国货币,另一半企业自留。巴亚群岛由于地理之便,源源不断得到大自然赐予的海洋财富。(附图片)
  海湾渔港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