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突出重点 用活资金 依靠科技 河南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收效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7
第1版(要闻)
专栏:

突出重点 用活资金 依靠科技
  河南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收效大
一年多来新增旱涝保收田401.5万亩,造林470万亩,治理小流域3400平方公里,为全省今年粮食首次超过300亿公斤打下基础
本报讯 河南省农业区域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多来,全省新增旱涝保收田401.5万亩,造林470万亩,治理小流域3400平方公里,建设水平梯田41.8万亩。在开发区的带动下,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超过300亿公斤。
河南旱涝灾害频繁,中低产田占70%,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去年初,省里确定,农业综合开发分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山区丘陵旱作区和江淮稻麦区三大块逐步推开。为此,省、市(地)、县、乡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农业开发领导小组,并把各地开发任务完成得好坏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实行综合开发。为了提高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他们开展了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中低产田综合改造。黄淮海开发区把60%以上的开发资金用于建设水利工程,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力求开发一片见效一片。去年,该开发区的18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安排在163个乡进行;今年的266万亩改造任务又集中到219个乡,与去年的连成一片。山区丘陵旱作区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土草田综合治理,已治理的小流域,基本达到刺槐封顶、果树缠腰、良田座底标准。
——引入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筹好用好资金。按要求,黄淮海开发区每年需要该省配套一定数额开发资金,省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去年及时配齐了4000万元,今年已配2000万元。省里下拨开发资金,实行“先配后投,多配多投,少配少投,不配不投”,对开发项目公开招标,把资金优先投到开发潜力大、积极性高的地方,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由过去的国家拿钱“要我干”转变为自己凑钱“我要干”。去年,各市(地)、县财政超配600万元,农民集资7000多万元;今年的配套资金也已落实67.9%。对开发资金各地普遍实行了专人负责、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和定开发任务、定投资额度、定还款时间、定奖罚制度的“三专四定”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了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其真正用于农业开发。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效益。省里在倡导奉献精神的同时,积极为科技人员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问题,并设立科研奖和科技成果推广奖,从精神、物质两方面鼓励科技人员投入开发。目前,中直科研部门有298名科技人员参加该省的农业开发,省内投入农业开发的有近万名。他们先后推广各种科技成果220多项,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地处江淮稻麦区的信阳地区实行科技承包后,今年的105.6万亩杂交稻平均亩产达557.6公斤,比常规稻增产174公斤。
(魏振宇 王军茂 李树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