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阅读
  • 0回复

石振明耐心吸收群众意见 及时修正变工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6-25
第2版()
专栏:

  石振明耐心吸收群众意见
及时修正变工办法
【本报太岳廿三日电】石振明互助联合大队,范村大队,今年在老英雄石振明、赵美英、赵荣智等亲自领导下,创造了新的互助变工办法,做到公平合理。该村一二闾今年春耕时互助组搞不起来,石振明即亲自进行调查,发现比家沟吕台明兄弟二人的牛不愿互助,说互助起来还不如不互助作的多,实际却是怕牲口组织起来后使得太累,不愿和无牲口的人结合。其次是过去有些人不开工资,有的把工票遗失后算不清账,互相影响了互助组的整顿,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他们便研究了如下的一些办法:(一)提高了牛变人工的分数,犁平地一亩顶一工给一升料,犁坡地七分顶一工,一升半料,这样使牛主有利,才肯与无牛户合作。关于工资,过去是不分季节忙闲,一工订工资米三升,现在一般提高为四升,再根据农时季节两月改订一次,过去拖欠工资的作一清理,根据劳动效果开工资,如王道义五人一天种了半亩大麻,便只按二分半工给开工资,工票问题过去是发给个人,现在通过合作社发给组长掌握,这就可以不致损失。并可随时拿去向合作社兑粮,以免过去不给工资的现象。对于等价交换的原则必须贯彻坚持,随时算账,不能光凭涵厚办事。(二)生产与参战的结合也有新的创造,过去参战一工比生产一工多顶二分,表面上好像是优待了参战的人,但实际上有些落后分子便因此生产不起劲,如王道义五人一天只种了半亩大麻,尚太三十人一天只锄了六亩玉茭,反使参战的人吃了亏,因此又改作不管参战与生产一工顶一工。运输按重量累进多顶工,如担运一石四斗米顶十分,一石五斗米顶十二分,鼓励多担,节省劳力。(三)在生产与优抗的结合上,过去对组织帮助军属生产较差,只偏重了优待,这样不免有些浪费劳力;今年把凡能组织到生产战线上的劳力都组织进来,具体计算,每个军属需工多少,统一发给工票,另外再根据情况决定每人应负担之优待天数,这样既发扬军属的劳动力,使其在不得已时才用别人优待,又减少优待工的浪费。(四)对一般小商人与手工业者也组织起来参战,手工业者也应支差,但不去支差者可与农民变工。该村九户铁匠与木匠,过去是修一把@头斗半米,打一把@头二斗米,现在是一把顶一工,(四升米)打一把顶两个工,(八升米),若以时间计,如每天能修四把@头,打两把@头,还可赚一斗多米,比去前方支差强的多,而农民过去修一把需米斗半,今天需米四升也很合适。木匠一工顶六升还管饭。小商人则看其生产方式主要靠什么,如半农半商者,则支半差与近差。由于解决了上述问题,故该村群众生产情绪十分高涨,各队间并开展相互竞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