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牵来“天水”下青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29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牵来“天水”下青岛
  新华社记者 张百新 本报记者 贾建舟
面对滔滔东流去的黄河水,古人只能发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喟叹,然而在英雄的山东人民面前,今天这“天上之水”却变得像一条驯服的苍龙,被牵引到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经过三个多春秋的奋战,我国继引滦入津工程之后,又一项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引黄(黄河)济青(青岛)工程竣工,11月25日正式通水。经沉淀的黄河水变成清水绿波缓缓前行,开始滋润青岛市及沿途的万户千家。
造福人民的工程
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青岛市,自70年代起就开始为“缺水”困扰,近几年更日趋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岛市缺水问题十分关心。1984年7月,李鹏、万里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视察黄河时,对山东省提出的引黄河水到青岛的设想给予肯定,并指示引黄济青工程搞成明渠,既可送水到青岛,又可为沿途农业生产和高氟区农民解决部分用水。
经国家批准,1986年4月15日,引黄济青工程拉开战幕。
今年9月,李鹏总理欣闻引黄济青工程即将通水,高兴地挥笔写下了“造福于人民的工程”八个大字。
敢创一流水平
整个引黄济青工程共挖填土石6000万立方米,砌石90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80万立方米。工程建设者们从开工的第一天起,就立志把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建成我国第一流水平的工程。
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中最大的工程项目,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为确保水库质量,工程指挥部多次召集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研究论证,并派人到鲁布革水电站学习取经,博采众家之长。之后,他们对水库的原设计进行了修改,确定采用砾质土混合料做防渗体,不但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仅此一项改革,就节省投资1946万元。
从打渔张引黄闸到棘洪滩水库要挖掘一条长252.5公里的输水河,输水河采取全衬砌。为了防渗、防冻胀,他们组织设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目前采用的8种形式的大面积衬砌防渗和防冻技术,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在国外也不多见。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向科学要质量,要效益,共取得了30多项科研成果。经过检查,工程的优良率达到96%,混凝土合格率达到100%。去年美国专家、国际排灌委员会施工专业委员会主席何金斯考察引黄济青工程后,称它是世界一流的施工水平。
奉献者之歌
这浩大宏伟的工程,饱含着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又有多少人为之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引黄济青工程永久性占地6.3万亩,需移民3200人。这将意味着有许许多多的农民要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村落,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另建家园。开始时有人担心工作不好做,可当向农民讲明了情况,谁也没有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给工程出难题。搬迁任务原计划三年完成,而实际上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引黄济青工程一拉开战幕,60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就从中原大地、沂蒙山区、胶东半岛奔赴这新的战场。他们一天几顿饭在工地上吃,每人每天推着八九百斤的小车往返运土石,一天下来要走70—80里路。他们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肩上勒出了一道道血痕。有许多战士累倒了又爬起来,病了从医院抽掉针头又偷偷跑到工地上。
68岁,已近古稀之年的孙贻让,挑起了这项水利工程总工程师的重担。4年前,他从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想这下总算能过几天清闲日子。可当他接到让他重新“出山”的指示,什么也没说,告别家人来到了工地,一干就是三年多。他把国内外最好的技术成果吸收到引黄济青工程上来,使这项工程成为他这位“老水利”晚年的又一“杰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