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农中女学生的新发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2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农中女学生的新发现
张治中 田颖生
“我国已知异色瓢虫不是50多个变种,而是82个变种。”若不是亲眼看到她们绘制的《河南省异色瓢虫变异色斑图集》,简直难以相信这一结论是地处豫北偏僻农村的清丰县第一农业高中生物科技小组的女学生李瑞彩、李香英、袁淑娟等人作出的。
那是1986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中午,教学大楼里突然飞来一群色彩奇艳的瓢虫,密密麻麻地停留在向阳面的白墙上。好奇爱动的二年级女学生李瑞彩等人顺手捕捉了数十头观察,因鞘翅上色斑奇异,似异色瓢虫又难以肯定。她们飞快地去请教植保老师王同贵。
说来也巧。参加过全国昆虫天敌进修学习的助理农艺师王同贵,承担了异色瓢虫色斑类型整理的课题研究。他被县第一农业高中聘请为代课教师。同学们的偶然发现,使正在为采集不到瓢虫犯愁的王老师惊喜不已。他组织学生立即捕捉,一下收集瓢虫1300多条。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王同贵提出由学生完成异色瓢虫色斑类型整理课题。
“异色瓢虫是植物害虫天敌之一。它可捕食林木、果树、棉花、蔬菜、花卉等作物上的蚜虫、粉虱、蚧壳虫和红蜘蛛。然而,由于它的鞘翅上的色斑类型极为丰富,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认为植食瓢虫进行捕杀。我国已知的异色瓢虫只有50多个变种。”辅导老师介绍说。
也许是天赋时运。1987年,几乎是在上年的同一个时间里,又有成千上万的瓢虫蜂拥教学楼群居。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共采集瓢虫、成虫7790多条。冬天,她们把瓢虫收进玻璃缸内,撒上拌蜜的碎米,使每条瓢虫吃得体肥膘壮。春天,她们在室外把瓢虫装进栽有油菜、小麦的扣笼内,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寻找害虫食物、杂交后代。屋内室外,两度春秋,终于摸清了异色瓢虫的色斑类型、变化规律和雌雄性比。然后,依据国内外有关资料,采取延伸定名的方法,首次整理出黄底型、二窗型、四窗型、黑缘型和花斑型等5大类型、82个变种、126个不同色斑的异色瓢虫标本,绘制成《河南省异色瓢虫变异色斑图集》,撰写出《变化无穷的异色瓢虫色斑类型》的论文。
这一研究成果引起昆虫学界重视。专家们评价:它充实了我国有关研究,在科研、教学和生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