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红叶情——记青年舞蹈家赵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2
第8版(副刊)
专栏:

红叶情
——记青年舞蹈家赵明
王晓岭
没有音乐,没有声响,伴着思绪中缤纷飘落的《红叶》,他出场了。深深地缅怀,默默地追寻,如诗的梦境中,有一条属于他的心路历程。
说他就是一片这样的红叶再恰当不过了。14岁当兵,从工程兵文工团到舞蹈学校到战友歌舞团,15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不与百花争春,艳阳下自有熠熠光彩。1982年他的处女作《青春》获全军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但那时人们并未太注意初出茅庐的他。1983年编导了独幕舞剧《花环》,又因题材撞车中途夭折。转折点是1985年,他以自编自演的独舞《囚歌》折桂全国第二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囚歌》还被列为此后桃李杯赛的规定剧目。从此渐入佳境,1986年他荣获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1987年的《线情》和1989年的《红叶》又接踵打响,军内外的舞蹈同行们终于对他刮目相看了。
作为舞蹈演员,他天生具备柔韧性和韵律感,举手投足都到位传神;作为舞蹈编导,他善于把内心情感具象化地附着在形体动作上,并不刻意追求微言大义,有情化入无言中。当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时,这种对舞蹈艺术的深刻理解,便形成了清水出芙蓉般的诗情画意。他不是苏时进的“交响乐”,也不是华超的“哲理诗”,驾轻就熟的是传统中国画的线描技法,流畅细腻,丝丝入扣。《线情》很能说明他的风格,出征前夫妻对坐织寒衣的情节单纯得一句话便可概括,他的功力在于抽茧剥丝地展示新婚别离的难言心态。理不断的线,剪还乱的情,线有尽时情无终。相形之下《囚歌》的动作幅度要大得多,一束象征铁窗牢狱的黑皮条缠裹着他,他挣扎奔突,激情始终在有意韵的律动中迸发。
生活中的他沉默寡言,一个时常困扰他的问题是:舞蹈艺术怎样才能更好地大众化。1988年春节时他带着《青春》和《线情》去四川演出,当地观众感叹这舞蹈的美。这使他受到了启发:虽然专业文艺团体要深入基层,但能不能也为艺术舞蹈常留一席之地呢。他又想到了1986年去大洋彼岸参加全美国舞蹈节的景况,他大显了风光,被誉为舞蹈节的“王子”,也大开了眼界,亲身体会到舞蹈艺术的发展提高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有人劝他留在美国献技时,他一番思考后还是婉言谢绝了。他深知,自己的创作根基在中国,所有倾注心血的艺术品表现的都是炎黄子孙的真情实感。他坚信,一代代中国舞蹈艺术家们的艰辛努力决不会付之东流。
寂寞的日子毕竟是短暂的,一旦投入新作品的创作试排,他又觉得异常充实。刚刚培育出《红叶》,一个新设想又成熟了。明年是他的而立之年,他想拿出一台个人作品晚会。那铺满红叶的舞台,那充满憧憬的领地,在他心头永远鲜红欲滴……
(附图片)
(下图为赵明,吕醉陶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