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方天画戟的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4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方天画戟的文化内涵
峻骧
影城好莱坞的“中国剧院”落成于1927年。60多年来接待了来自五大洲的千千万万艺术家、观光者,它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楼角装饰着方天画戟和龙凤浮雕。当年5月18日首映《王中之王》时,剧作家诺曼·塔尔梅奇无意踩在未干的水泥地上,留下了她的倩履芳踪。偶误成俗,在中国剧院门庭留手印足痕和签名,成为一种时髦,此后160位著名影星的手足印及签名,镶嵌在门前的水泥地上,使中国剧院成为好莱坞的圣地。
显示中国传统气魄,摆放石狮和龙凤图案,容易理解,楼角的方天画戟,虽然鲜明地显示了神武的中国气概,但道理何在,恐怕知之者少。其实方天画戟,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实在不比石狮、龙凤晚,而且它还鲜明地揭示了东方人体文化的重要的本体特征之一:
“四肢的伸展与百体的妙用形成的器物表现性。”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戏剧和舞蹈,像中国戏曲和民间舞蹈这样善于运用道具,戏曲战器舞中各种兵刃,舞蹈中的扇子、手帕和花伞,杂技的诸般手技杂耍的道具,真是应有尽有;任何地方的武术也没有中国武术中的兵器这样绚丽多彩。十八般兵器之外,还有各种奇兵异器,数不胜数。它们除了是制敌取胜的兵刃、抒情拓志舞练的道具外,更多的是体现着东方的文明,附丽着民族文化结晶的光辉和神彩。
以戟为例,这是以矛为主、戈矛合体的一种长兵器,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四种长工兵器中就有了它,殷商车战时代,戟大显神威,既可勾割、啄击,又能直刺,杀伤力极强,其渊源可上溯黄帝时代。魏文帝曹丕在《建安诸序》中说:“昔周鲁宝雍狐之戟,屈卢之矛,狐父之戈,徐氏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君子虽有文事,必有武备矣。”
在战争中长大、深谙武学的曹丕,以戟为上世名器之首,自然有其道理。汉末魏晋,戟术大为发展,除车战、马上使用的大戟外,又有步战可用的双戟、投掷杀敌的手戟等诸多品类,曹操就是舞双戟的能手。《魏志·武帝记》载:操曾私入当时中常侍张让住室,图谋刺张让,发觉被困捕,“乃舞手戟于庭,余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戟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已经很少在战场上使用了,但作为舞练的兵器,却依然很发达,还发展为许多表演性技巧,如《通鉴·晋记》所记:“以戟矜于地,跳矜上,持谓环捷,此谓走戟也。”唐代出现列戟制度,官府宦宅门前,根据品级排列方天画戟,可谓好莱坞中国剧院列戟之源。唐时出行仪仗中也有彩戟为导,这些戟有的都是彩绘木制、饰以缨络。现代武术中保存的传统戟术,像龙形而取龙腾云布雨之意,其招法歌诀中,又有许多学问。 (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