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红松“家族”的新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红松“家族”的新活力
章维
长白山是红松的故乡。近些年,在这个古老“家族”的采伐地上,出现了一片片青翠挺拔、株行有序的“新成员”。临江林业局党委书记王明轩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用人工经营的办法培育出来的红松后备资源。现在平均树高14米,齐胸直径20厘米,每亩蓄积量12立方米。再过20年,它们就能采伐,平均每亩出材量可高于天然红松林。”
红松是我国著名的珍贵树种,生长周期上百年,一向被视为难以栽植、难以侍候的“贵族”。如今,它们不但在临江林业局栽活了,成林了,而且山连山、片连片地发展到24.8万亩,使这个大“家族”更加兴旺发达起来。
临江林业局位于长白山南麓,是长白山林区17个国营森工局中的一个。早在80年代初期,当改革之风刚刚吹进深山密林的时候,吉林省林业厅就有了新打算:长白山是老林区,过去只砍不造,老资源消耗得很快,新资源接替不上来,面临着资源断档,后继无林的危险。他们要求各森工局调整经营战略,把营林工作摆到第一位,用人工林弥补天然林,用新资源恢复老林区。
光阴荏苒,转眼十年过去了,当初林业部门采取的富有远见的决策,现在开始收获第一批硕果。截至1989年9月,全林区已营造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等500多万亩新林,抚育了1000多万亩中幼林。新的森林的崛起,不仅还清了100多万亩林地更新的欠帐,而且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更新跟上采伐。
营造高标准人工林,谈何容易。首先是需要高投入。随着老一代森林资源日趋枯竭,采伐量一压再压,经济收入也随之减少。而造林成本增加,更使营林工作常捉襟见肘。没有钱怎么办?长白山林区的林业职工们一不等二不靠,硬是靠艰苦奋斗的传家宝解决问题。他们怀着“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后备林”的信念,通过“留、要、挤、借、补”等办法筹集资金,有的职工把自己的奖金也拿出来造了林。经过几年艰苦努力,他们不仅搞成了大面积人工红松林,还另外营造了100万亩由其他优质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去年,田纪云副总理曾为他们的“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亲笔题词。
汪清林业局在培育后备资源中,改革“剃光头”、“拔大毛”的作业方式,推行“采育兼顾法”,为此生产成本提高,每年少收入500多万元。这个局的干部、工人宁肯不拿、少拿奖金,也要“吃半碗留半碗”,兼顾长远利益,培育成功102万亩可以循环作业的优质林地。
大面积人工林的兴起,给长白山林区带来新的活力。过去,这里流传一句话,“谁砍的大木头多谁就是好样的”,超砍滥采,浪费严重。如今风气变了,“谁造的人工林多谁光荣”。多造人工林,恢复老林区,成了长白山人新的追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