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沧海一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著名遗传育种专家、中科院副院长李振声,致力于小麦和野草的远缘杂交试验。他和同事们培育出的“小偃六号”,获国家自然科学发明奖。近年又为黄淮海综合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默默地勤奋工作,甘做——
沧海一麦
黎玉华
1988年1月,中科院召开黄淮海工作会议。随后,中科院分别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省沧州地区联合向国务院写了请战报告。
在国务院的号召下,一个宏伟的“黄淮海战役”打响了!
两年后,在光荣地接受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接见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当中,有一位叫李振声。在他的材料上是这样写的:“李振声,58岁,研究员,山东淄博市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所所长、遗传育种专家。从事小麦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工作30年,培育成一批小麦远缘杂交优良品种,其中小偃6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在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对黄淮海综合治理起了巨大作用。”
还是在山东农学院念书时,李振声就迷上了遗传、小麦育种、植物生理三门课。在老师指导下,他曾做过一次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可惜没有成功,但使他产生了一些想法。
1951年,李振声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并成为该校第一个被推荐和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学生。
此后,搞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念头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小麦,人工栽培已有5000多年了,人工选择都是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的,如种子大、产量高、品质好等,对它的抗旱、抗寒、抗病虫等习性却常常忽略;而野草在自然界没人管,如果它不去适应自然界的恶劣环境,抵抗病虫危害,就无法生存。所以说,野生植物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因库,栽培植物中缺少的东西可到野生植物中去找。”
年轻的李振声认准了这个目标,决心走下去。
1956年初,李振声和所里的十几位同志一道,响应周总理发出的“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陕西武功(现名杨陵镇)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在这里,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小麦和偃草远缘杂交育种的课题,得到了所长的同意。
经过多年的奋斗,取得初步成功以后,李振声很有感触地说,搞科学,理论指导很重要,理论真正弄通弄透了,就会一通百通!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条条传递生命现象的染色体,在大田里不顾日晒雨淋观察那一株株绿色的生命,这工作也许是单调枯燥的,但对一心探求小麦远缘杂交奥秘的李振声来说,却有着无穷的兴味。10年,20年,30年,他就是从田间到实验室,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不断为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科研体系而探索着。
1964年麦收前,连续40天阴雨,6月14日,气温骤然上升。大面积麦子全部青干枯死。李振声试验田里的小麦与偃麦草杂后代,也没能抵住干热风的袭击而大片干枯了。
他不甘心地走着、搜寻着。突然,两棵金黄色的杂种单株,似乎对干热风的袭击毫不在乎,高高地昂着头,他欣喜地奔过去……
“这就是我后来培育成功的小偃6号的‘爷爷’。”李振声诙谐地说。
可就在实验刚刚取得成果时,冷风又乍然而起。“文革”中,阵阵污水向他泼来。“李振声的远缘杂交是假的,是吹嘘夸大!草怎么能和麦子杂交?”为此,他的检查老是通不过。
外来的责难使他无法安心搞科研,内心的压力更令他坐卧不安:“远缘杂交搞了八九年,还没拿出品种来;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的‘生选5号’与‘生选7号’小麦新品种,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开。究竟能不能或何时能育成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呢?”李振声焦急地盼望着时机。
1969年冬,李振声和其他5位“臭老九”被打发到陕西省宝鸡县联合大队接受“再教育”。他在这里一呆就是4年。他边学习群众经验,边传播科学知识,成为农民群众的知心人。
1979年,李振声和他的课题组终于培育成功“小偃6号”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不仅高产、优质,蛋白质含量达14.7%(普通小麦为12%),而且在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方面都超过了一般品种。它带来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8年种植面积已达5400多万亩,横跨10个省,累计增产小麦16亿公斤。这一成果获得了1985年国家自然科学发明奖,1988年又获得陈嘉庚奖。
1986年秋,陕西杨陵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聚集着100来位参加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的中外专家、学者,他们一个个啧啧赞叹:“这项工作做得真不错!”
是什么使他们这么感兴趣?原来,李振声继“小偃6号”以后,又在植物染色体工程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他培育成功一种蓝粒单体小麦,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特殊的工具材料。有了蓝粒单体小麦,就很容易得到大量的缺体小麦,并从中选出能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这就使他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有了这种方法,只需三年四代即可把一个异源染色体转入小麦中去,并使它安家落户,而一般远缘杂交育种法则至少需要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
李振声与他研究组的同志们还在继续做蓝粒单体小麦的研究,他想使蓝色基因转到小麦的每一条染色体上去,建成一个完整的蓝粒单体小麦系统。现在他们已经转成了7条。这就意味着,像“小偃6号”那样的系列小麦新品种将会不断出现,“小偃麦”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肯贝尔教授高度评价说:“李振声是一个组织能力、想象力很强的科学家,他的研究计划很全面,包括了从应用到理论的所有环节,他的工作(蓝粒单体小麦)有极大的细胞遗传学价值,为今后的植物染色体工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遗传操纵工具。如果说西尔斯50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基因定位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可以说,李振声则在80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工程(缺体)育种的可能性。”
西尔斯,这位76岁的世界著名的植物染色工程奠基人,也从美国飞渡重洋,来看李振声的“蓝单体”,他说:“过去我曾做过以抗病性作为遗传标记的试验,但没做成功,现在李振声用蓝粒做成了!”
在西尔斯教授和英国瑞勒教授提议下,李振声被推选为1990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大会的主席。
1988年3月,中科院各研究所600名科研人员,纷纷进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第一线。李振声作为统领多兵种作战的一名主帅,经常亲自到最基层试验点去了解情况,与大家一起力攻科技难关。
一年过去了,“黄淮海战役”首战告捷。中科院在黄淮海地区的试验示范基地已从3个增至21个,每个点都结出了丰硕之果!
国务院为“黄淮海战役”的英雄颁功授奖,中科院有1人获荣誉奖,4个人获一等奖,16人获二等奖!
盐碱地麦浪翻滚,湿洼地稻香鱼跃,久旱田水渠纵横,沙荒地硕果累累。昔日“黄淮海”已经大变样了。“不看三步棋,不算会下棋”,李振声又在考虑第二个战役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