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张家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不搞“花架子” “五先五后”讲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8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张家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不搞“花架子”
“五先五后”讲效益
本报讯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在今年秋冬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规模要大,效益要高”的要求,严格实行“五先五后”:
先规划后施工。秋收前,地、县各级都成立了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全区抽调1440名技术人员分工到各乡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每项工程都计算出投入的资金、劳力和产出的效益,逐级上报,经县乡批准后再组织施工。
先恢复后新建。今年全区已修复旧井1015眼,机井配套412眼。沽源县闪电河东西灌渠工程20年来没有清过淤,今年组织6000人清淤,可扩大水浇地3400亩。
先修田后配水。各县认真总结过去“有水没有地”“有地难浇水”的教训,坚持在有水源的地方,围水先整地,水到能浇田,搞一块成一块,水土配套,发挥效益。
先讨论后集资。群众集资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先经过群众民主讨论,统一思想后再集资开工。今年全区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348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008万元。
先验收后记工。每项工程完成后,由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按标准验收,质量合格的给村民记工,达不到标准的坚决返工。
采用“五先五后”的做法,张家口地区水利建设成效可观。今年已完成7175项工程,新建稳产高产田150万亩,新增水浇地11万亩。(马宝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