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南亚国家间关系及区域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8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学术动态

南亚国家间关系及区域合作
11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南亚学会主办的“南亚国家间及我国与南亚各国间关系讨论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与会代表和学者纷纷就此问题提出了各种看法。
不少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南亚地区处于欧亚交通要冲,拥有全球1/5的人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任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本地区各国谋求发展的需要,南亚各国于1985年12月成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联盟”成立4年来,共举行了4次成员国首脑会议,7次外长会议。“联盟”在政治解决双边争端及矛盾方面,在协调经济、科技、文化合作和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果。另外,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问题,加上南亚各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宗教及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一些双边争端及矛盾至今尚未解决,有的近年来还时有爆发,如印巴克什米尔领土争端,印孟恒河水分配问题,尼印边境贸易冲突,印斯撤军之争等等。有人据此认为,南亚各国关系的改善速度将是“缓慢的、渐进的”,或可能是“冷暖交织进行”。所以,只有相互谅解和尊重,不计较历史恩怨、信仰差别和国家强弱,特别是都要遵守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准则,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
对中国同南亚国家间,特别是同印度之间的关系,与会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认为,中国同南亚几个主要国家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中国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的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典范,同印度的关系经历过50年代的友好和60年代的波折后,70年代恢复正常,目前虽然边界问题还未解决,但不影响双方在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合作。因而中国同南亚各国发展关系的前景十分广阔。
一些发言者认为,中国同南亚各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国民经济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许多类似的问题,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少。目前中国同南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水平还很低,譬如,在1987—1988年度,中印贸易总额仅占印度外贸总额的0.53%,占中国外贸总额的0.18%。中国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的贸易额也不大。这说明我国发展同南亚各国的经济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进一步重视和发展中国同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本报记者 刘正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