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电化教育正走向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8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电化教育正走向社会
周君达
年轻时我酷爱国画,曾师从著名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雪涛先生的作品经印刷后虽广为流传,但对于他的精湛技艺,仰慕者却只能借助对作品的分析、临摹来学习、研究。过去没有录像,更无今日已形成系统的电化教学,就连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也没来得及给我们留下哪怕是一两个活动镜头。十年前,我调入中央电化教育馆,一日,我带了一个摄制组来到任北京画院院长的雪涛先生家,为他拍摄录像片,一幅三尺大小以八哥红叶为主体的花鸟精品的整个创作过程,被两台摄像机纳入镜头,我知道这会给王先生的崇拜者带来多大的喜悦,也知道这片子成了比原作更有价值的资料。
现在,我们可以应用电影、录像、录音、幻灯等现代化手段,储存信息,记录珍贵资料,以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前几年,中央电化教育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摄了一部旨在介绍会员国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影片《中国京剧演员的训练》,拿去后很受欢迎。该片结尾拍摄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在《闹天宫》里猴王偷吃仙桃的一场戏。事隔不久,李万春先生便作古,那段镜头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实令人感慨万分。这样的影视资料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又能反复观看,等于请来了永不疲倦的优秀老师,真是造福于学习者。至于像南京特级教师斯霞的语文课《我们爱祖国》一类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
电化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更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最近,书画家高松庐先生协助电教馆拍摄了一套《中国画技法》录像片,从花鸟、山水中精选了20个课题,为学画者计,采取最佳拍摄角度,由画家边讲边画进行国画基本技法的讲授。片子一出来,立即受到国画爱好者、美术教师和离退休干部的欢迎,也算是社会美育的教材。而且,一如过去所拍有关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菜系、中医按摩等片一样,引起外国朋友的极大兴趣。事实证明,电化教育不仅手段先进,而且受到了国内外普遍欢迎。
目前,我国的学校、机关、厂矿、企业等,能制作录像节目的单位不少,有放像机的单位乃至家庭就更多了。如果能借助社会的力量,拍摄更多的文化教育片,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定会起更大作用,希望大家来关心电化教育这一新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