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姚副局长和大碗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9
第3版(综合)
专栏:

姚副局长和大碗面
本报记者 王艾生
深夜。在石(家庄)太(原)铁路线北合流车站,太原铁路分局副局长姚长春和工长郭宏跃一起巡道,他俩这边敲敲,那边听听,细心地检查路轨的每一个道钉,注视着每一个疑点。
姚长春,原是大同铁路分局局长,后调太原分局任副局长。他像个普通的养路工,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泡在铁路上。哪儿有急待处理的难题,一眼就能看到他在场。1988年太原南站路基塌方,太原西站发生水害,路基下沉;1989年太原古交线路塌方……姚长春都在现场。他说:“铁路工作的地点在路上,不在办公室。”
他下路,下基层,总是先上火车头,同司机谈心,然后一节一节查看车厢,看机车的性能,查管理水平的高低,体察服务态度的好坏。他从不在餐车上吃饭,而是到工段、工区、山沟野外,同工人们一起吃。他最爱吃大碗面,只要有面,有菜没菜都行。工区的人说:“姚副局长,好伺候!”
他来到太原古交工区检查工作,食堂专门为他做了面条、鸡蛋卤,还炒了个菜。他端着面条来到工地,把鸡蛋挑给老巡道工。餐桌上的菜,一口没动。
他下基层,查线路,挎包里经常带着几个大饼子,吃饭时,他掏出大饼子,一掰两半,给司机一半,自己一半,吃得津津有味。老姚说:“海参鱿鱼我也爱吃,而且我还会做。但是,绝不能用公款肥自己的肚子。只要领导带头,我就不信,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刹不住。”
老姚时时处处以人民公仆身份要求自己,他说:“共产党的干部是给老百姓办事的,哪里有吃喝拿占老百姓的道理。”有一个列车长,来找老姚,请他帮助解决远离老父亲不能照顾的困难,老姚调查属实,帮助他解决了。这位列车长拎两大包礼品来“感激”,老姚严厉拒绝:“难道我老姚帮助你解决困难就是为这个?你太小看人了。”太钢下属单位一个跑业务的,求老姚办事,送来一个电热锅,老姚气坏了:“我老姚不至于穷得连个锅也没有!”古交市一个企业给老姚送来一件上等皮夹克,还说:“我们厂每人一件。”老姚问:“你们能给我们全铁路职工每人发一件吗?”那人只好走了。
姚长春原来在大同铁路分局工作,家在太原。他回家乘车时,自觉地遵守旅客携带20公斤物品的规定。有一次他把三四十斤秋白菜带回太原,硬是找列车长补交了超重费。
1988年9月,太原铁路分局党委作出向姚长春同志学习的决定。老姚廉洁朴实的工作作风,已不光是被传诵的佳话,全分局许多干部在以他为表率,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甘当人民公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