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为祖国奉献光和热——记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09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为祖国奉献光和热
——记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
安万林
今年10月1日晚上,在“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背景前,一位年轻的教授接受着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成千上万的同胞听到他说:“我取得的一切都属于祖国和人民,没有祖国和人民,就没有我的一切。”
他,就是今年被《中国青年》杂志和团中央、全国青联分别选进“青年十杰”的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
1979年,冯长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异国留学的日子里,他深切体会到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以及不同的教育科研制度方面的差异,但所有这些使他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更先进。
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课程的学业,而且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篇论文先后在有影响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983年,当他完成了饱含4年心血的博士论文时,他提笔用中、英两种文字在扉页上写道:“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年12月,他刚刚通过论文答辩,放弃了还有几天就要举行的博士学位授予典礼,毅然登上返回祖国的飞机。
回国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回国的第一年,他就开了3门课,同时为中青年教师辅导英语口语,每周上五六次课,还编写了教材。一位老教授原来给研究生讲授“热爆炸理论”,因患病停课一年多,他稍经准备就重新开出了这门课。
冯长根主要研究方向是热自燃理论,这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领域。比起国外发达国家,我们的研究条件差,经费不足,但他认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缩小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其中也包括科研方面的差距。”
在校系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不久,他就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基金,不到一年就接受了3个研究课题。几年来,他在热爆炸理论方面发表了40余篇论文,并出版了专著《热爆炸理论》,这些成果在燃烧、爆炸、化工、传热和安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意义。由于他对热爆炸理论创造性的研究,完善了经典的热爆炸理论,特别是他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对各种条件热爆炸临界条件和延滞期做了大量的数学处理,被誉为“我国系统研究热爆炸理论的第一人”。
他的成就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赞誉。1986年,他荣获首届北京“青年科技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青年奖励研究基金;1988年,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首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科技奖”。面对着接踵而来的荣誉,冯长根说:“这使我更加坚信我的路走对了,我的研究专业是热爆炸理论,今后,我要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释放出我全部的光和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