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乡下来了大篷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乡下来了大篷车
汪振望
太原市清徐县清源镇每年要举办两次传统庙会。11月4日举办的这次庙会,由于有60多辆送货下乡的“大篷车队”参加,显得格外热闹。
“大篷车队”是由太原市一商局系统46个基层单位组成的。他们在马路两旁摆上长长的摊位,足有一公里。出售的商品有彩电、洗衣机、自行车、衬衫、棉袜、火柴等,品种达2500多种。“削价处理”、“保退保换”的广告牌一个接一个,使许多农民喜出望外。
在五金摊位上,铁锹头成了抢手货。一位中年农民买了两把,边走边乐呵呵地对同伴说:“这玩艺儿,只是表面有一层锈,三块五一把,真便宜。现在搞农田水利建设,正用得着,以前我买的可要花六七块。”
一位农妇驻足在削价处理的花格衬衣前,售货人员微笑着向她解释:“现在城里人穿戴讲究新款式,这些衬衣式样一般,在城里卖不动。可是降到七块五一件,多便宜,农村干活时穿,很合适。”农妇点头称是,掏出了自己的钱包。
有不少高档消费品是按批发价出售,电视机、洗衣机、名牌自行车吸引了不少顾客。丰富的商品,热情的服务,着实让一些不出远门的农民大开眼界。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在摊位前转来转去,对“送货下乡”赞不绝口:“过去我们乡下人害怕店里的‘冷面孔’,现在省城来的售货员这么热情,连削价处理商品都管退管换,真是不多见。”
送货下乡持续了3天,太原市一商局系统的300多名职工冒着寒风,早出晚归,一共推销了价值38.9万元的商品。
随队下乡的太原市一商局副局长朱慕光告诉记者:“针对今年市场状况,一商局系统所属公司纷纷变‘坐商’为‘行商’。到目前为止,光服装批发、纺织品批发、小商品批发三个公司就下乡推销工业品700多万元,从太行山到吕梁山,从雁门关到黄河岸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