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防患于未“燃”——社会防火意识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防患于未“燃”
——社会防火意识透视
一场场熊熊大火,残酷无情地吞噬着人民宝贵的生命和来之不易的财产。
今年1—10月,湖南省已发生火灾312次,烧死64人,烧伤13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62.9万多元。由此上溯,每年火灾情况相差无几甚至更为严重。
火魔肆虐,社会防火意识淡薄是个重要原因。
不少人的麻痹大意,导致了一场场大火。10月10日晚上,长沙市中山路庐山照相馆一名值班员在二楼用电炉烧水,而后下到一楼看书,竟忘却此事熟睡。结果电炉把水烧干后引起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洪江市纺织厂在4月19日起火损失14万多元之后,6月23日,一名临时工将烟头丢进原麻里,导致仓库被焚,损失达22万多元。
个人麻痹大意,与群体防火意识淡薄紧密相联。这些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以后,一些企业单位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重防火安全,往往冒险作业,连起码的消防设施都不添置。道县道州羽绒厂本是重点防火单位,近年多次发生火警,但厂里仍无消防设施,无报警电话。今年10月13日,一些职工将羽绒烘干后不待散热就装包码堆,导致起火。起火后因无消防设施难以扑救,连报警也要到外单位打电话。等到消防车赶到,价值14万多元的财产化为灰烬。
一些单位领导缺乏防火意识,是群体消防意识淡薄的重要因素。不少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怪事:十几二十几万元一辆的小轿车说买就买,而买几万元一辆的消防车却拿不出钱;有的县市众多大小车辆用油有富余,一二辆消防车却无保障;有的单位修建高楼大厦可花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唯恐不豪华,配消防设施要么未纳入施工计划,要么稍事点缀,不愿破费;不少机关单位人浮于事,当地消防战线却老是缺编,全省至今还有37个县连消防中队也没建……由此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去年11月27日,邵东县副食品公司大楼起火,由于县里既无消防中队,又无消防车,只得向相距30公里远的邵阳市消防队求援。消防队赶到后,当地水管里起先水压不足,后一加压,水管又破裂。灭火机会一再错过,火灾损失达61万元。
一方面是防火意识的淡薄,一方面却是防火任务的加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建筑群遍地开花,电网不断扩展,家用电器和机动车辆迅猛增加……这一切,给防火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课题。怎样防火?如何灭火?有人员、设备问题,有资金、技术问题,但我们认为,当前摆在第一位的还是如何增强全民的防火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
(11月16日《湖南日报》陶田阶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