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江南才子马晓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1
第3版(综合)
专栏:体育

江南才子马晓春
本报记者 缪鲁
马晓春运筹纹枰的天赋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这位九段围棋国手记忆力非凡,对弈中,他常常左顾右盼,而极少凝视盘面,作苦思冥想状。初时,不明底细的对手见他随手落子,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总免不了产生种种错觉,乃至败后复盘,方知马晓春竟能于一瞥之间,通观全局,将盘上棋势巨细无遗地尽纳脑中,着着盘算,谋定而后出,并无一子轻率。于是,只好连呼上当,自认倒霉。
早在十多年前,出道伊始的马晓春便以敏捷的反应,精确的算度赢得“神算子”的美称。据知情者称,从当年初露锋芒,到如今睥睨弈林,马晓春在黑白子沙场上已不知身经多少战事,然而,对局时他先于对手读秒的次数却寥寥无几,屈指可计。不过,这份常人难及的天分,也使他蒙受过“不白之冤”。比如,有时他早早算定了最后胜负,自忖再无回天之计,便不待局终起身认输,而尚在推敲的观战者则往往大感意外,难以接受,甚至于认为他当争不争,傲慢无边。
一位前围棋国手曾这样形容马晓春:他中等个头、文弱瘦削,貌不惊人,走起路来肩头一耸一耸,似乎总在往一边倾斜;讲起话来,略带浙南乡音,最要命的是常在不该停顿的地方打住,害得人既着急又别扭,搞不清楚他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然而,在他的颅腔里却偏偏长着聪明的围棋大脑。
如今,马晓春的棋才横溢,与聂卫平的王者气质、刘小光的包天虎胆并称弈林,几乎到了许多人熟知的程度,然而,他在纹枰之外的才华却鲜为人知。
去年8月,马晓春买了架星海牌钢琴搬进宿舍。按说,下棋的人喜静厌闹,最受不了高分贝声响的刺激,此举无疑是犯忌之事。谁知,这架几乎每天傍晚都要鸣响的乐器,非但没有引起队友的公愤,反而使马晓春添了个“业余理查德”的雅号。
马晓春学琴,拜了音乐学院一个学生为师,此人与棋无缘,且不崇拜明星,自视甚高,可几堂课下来,他对马晓春的音乐领悟力已是惊诧不已,赞不绝口。我这个外行自然无法体会这种天生禀赋的分量,只觉得马晓春过目不忘的记乐谱本事,比他记棋谱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具神奇色彩。
除了每天一两小时练琴自娱,马晓春的业余时间便多用于伏案撰文。也许,不久之后,人们就可看到他的第一本著述问世。
在这本尚未脱稿,版权已为蜀蓉出版社预定的棋书中,马晓春独出心裁,想对古今围棋韬略来个大综合,然后按照“三十六计”的思路,分门别类,为后来学棋者旁开入门之道。
大约3年前,他和队友汪见虹开始了这标新立异之作。
前几天,我向他寻问此书进展,马晓春淡淡一笑道:“已写完三十一计,约15万字,不过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像指桑骂槐,装疯作痴之类,又得另寻下笔处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