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党员就要为党增光添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1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奉献篇

党员就要为党增光添彩
沈根 王凤君
“咱厂能有今天,首先要给刘师傅记头功!”“有刘师傅这样勇于开拓的人当领导,企业怎能不兴旺?”
“共产党员要都像刘师傅那样,党内就不会有腐败现象啦!”……干部职工争相对我们说。
“刘师傅”何许人也?他就是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和一等功荣立者——江苏沭阳县服装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刘立云。
博大的胸怀
一九八二年,沭阳县服装厂陷入困境:产品积压,职工几个月拿不上工资,纷纷要求调离。四十五岁的刘立云,出任了厂长。他针对厂子存在的“病症”,大刀阔斧地开了“三剂药方”:一是冲破重重阻力,率先推行厂长负责制,砸掉铁饭碗,实行计件工资制;二是启用能人,大力发展出口服装生产,狠抓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三是更新设备,从日本引进二百多台先进机器。从而很快使厂子面貌大变。
刘立云对工作有火一般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用他老伴的话说:“厂子就是他的家,他干起工作来就不要命。”去年隆冬,刘立云因疲劳过度低烧持续不退,他硬是裹着被子召开生产调度会。一次,刘立云外出洽谈业务不幸遇到车祸,头、腰、胸多处受重伤,连续昏迷了两天,可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
“给意大利的衬衫运走了么?”当他听说货已按时发出时,脸上才露出欣慰的微笑。
刘立云为工厂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心血,得到了自己企求的“报偿”:企业从低谷攀上山巅,产品增加了三十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六年来上交国家税利二百一十万元,为国创汇一千多万美元。
深沉的爱心
刘立云心中时时想着职工,用一颗深沉的爱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点子上,将党的温暖送到职工们的心坎里。一九八四年春天,刘立云在车间劳动时发现有的职工整天愁眉苦脸,就刨根问底,原来这些职工是在为子女就业无门犯难。他立即召开干部会进行专门研究,并与县有关部门联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厂招工实施办法,当年就安排职工子女就业十三人,从而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一九八七年秋天,厂里有位老职工经济拮据,患病在家。刘立云主动借了一千元给他治病,亲自联系车子送他去省城住院治疗。刘立云还特地去看望他,并将其住院费用全部由工厂承担下来。这位曾经爱说
“怪话”的老职工,紧紧握住刘立云的手,流下了热泪。
对于有过失的职工,刘立云也不嫌弃、不冷落,耐心教育,用其所长。机工三车间青工陈中明曾被公安机关拘留过,起初他自悲、绝望,一蹶不振。刘立云一面多次找他促膝谈心,一面向他传技术、教管理。从而使小陈放下包袱,钻研技术,拚命工作,担任了车间班长,今年他又获市优质能手称号。
清廉的作风
人们说,如今企业干部难过“四关”:一是金钱关,二是人情关,三是权力关,四是安乐关。刘立云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
今年三月,辽宁一家个体户获悉沭阳服装厂生产的内销府绸衬衫款式新、价格廉、质量好,专程前来购买,但又怕“好货不便宜”,就悄悄摸到刘立云家,将一只装满人民币的信封塞到刘立云手中,不料被刘立云当场退回,还挨了一顿批评。
前不久,刘立云有个乡下亲戚想进厂做工找上门来,因不符合厂里规定,刘立云没同意。这个亲戚见刘立云这样认真,生气地说:“别人当官,亲友们跟着沾光。你倒好,亲戚之情都撂开了。”刘立云心平气和地说:“亲戚之情,咱哪能撂开?旧社会时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共产党的干部哪能搞这一套!”
刘立云说得好:“我们因为是党员,所以,就必须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就要为党增光添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