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高山哨卡,只剩一根火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1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高山哨卡,只剩一根火柴
胡华
今年6月3日,一股狂风将喜玛拉雅山南麓中(国)锡(金)边境卓拉哨卡那20多平方米的铁皮房盖掀到了深山沟里。大雨夹着暴雪袭来,“露天宿舍”遭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从墙上掉下来的一堆水泥砖恰好砸在12盒火柴上,包火柴的塑料袋被砸破。雨雪浸透的火柴,结成了坚硬的冰块。
没有火种,哨卡将是黑暗,将是寒冷,将没饭吃。炊事员卓刚急得直掉眼泪。
经过分头搜索,终于从以前一位“老烟哥”的小木箱里找出一根不知何时残存的火柴。
战士们欣喜地围了上来,卓刚赶忙从冰块上撕下一片磷纸放在腋下暖干。
王班长向全班郑重宣布:“现在只有一根火柴,如果划不燃,将会给哨卡带来什么?大家都很明白。谁能保证划燃?”
是啊,在这海拔4800多米的边境高山上,空气中含氧量仅有内地的50%左右,最低气温达零下30—40摄氏度。因高寒缺氧,平时生火烧饭或点蜡烛,划了半盒也划不燃一根火柴的“记录”经常保持。
而今,仅有一根火柴啊!
“我来划,争取划燃!”平时性格倔犟,争强好胜的新战士小王“霍”地站了起来。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他,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之火”。王班长也信任地点了点头。
小王紧张得颤抖起来。他捋了捋袖口,拿起了这根“沉重”的火柴。
“嘶”——太轻,没划燃。小王的手有点不听使唤。又是“嘶”地一声,火柴头出现了红火星,随即是一缕青烟随着寒风飘去,燃了一下的火星消逝在漆黑的夜里。
火种没有了。副班长陈德会忍不住拧了一下小王的胳膊,随后又抱住小王放声哭开了。
寒冷和疲劳一起袭来。战士们一边啃着压缩干粮,一边背靠着背互暖身体,轮流上岗放哨。
翌日,太阳从雪峰上升起,副班长陈德会自告奋勇下山到50公里外的亚东县城购买火柴。这条羊肠小道,有13公里被冰雪覆盖,有的路段积雪厚达1.3米,其余的路段都是乱石堆、荆棘丛、灌木林。坡陡路滑,坎坷泥泞。陈副班长从早上9点40分出发,直到深夜11点35分才到达亚东团部招待所。
第二天拂晓,陈副班长叩开招待所百货商店的门,购买了50盒火柴,还买了个塑料袋精心包好,又帮战友们买了些日用小百货,再去团部收发室取了一大捆哨卡半年多没取的信件报纸。上午8时30分,他背着20多斤重的物品,踏上了返回哨卡的征途。亚东县城到哨卡高差2000米。从低海拔往高海拔行走,每迈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陈副班长在途中饿了啃干粮,渴了吃冰雪。走到离哨卡2.5公里的地方,雪更厚,坡度增大,精疲力竭的他已感胸闷头昏,气喘吁吁。哨卡战友们的心系着副班长。深夜11点55分,王班长带着两个战士摸黑下山去接应。陈副班长见战友来接,往前窜了一下就倒在了雪地里。
火柴为哨卡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热饭,也带来了欢乐和生气。在火炉旁,一位战士弹着吉它,全班战友用粗犷宏亮的声音唱起了自己创作的哨卡之歌——
《我爱你——卓拉》:
卓拉就是我的家,再苦再累也爱她;
艰苦创业乐奉献,志在天涯保国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