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改革政府管理职能 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1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改革政府管理职能 提高效率改善服务
——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
文吉 维伟
由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和国家人事部共同举办的“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国际研讨会”,于今年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来自1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专家、学者以及我国有关部委、部分省市、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围绕着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这个主题,初步介绍了各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作法和经验,探讨了行政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目标和内容、政府职能、决策科学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并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提出了建议。
一、行政管理改革的模式和方法问题。代表们认为,随着国家管理任务的变化,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改革政府管理这一挑战性任务。有的代表归纳出三种趋势,一是强调权力下放,强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建立健康的平衡,二是强调控制公共行政开支的规模,强调审计工作;三是研究改进行政服务工作的质量和优化运行程序。代表们认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决定了不同国家必须寻求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模式。与其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不如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
二、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问题。关于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有不同的表述。一部分代表认为,政府行政管理的目标是追求行政效率和效益。另一些代表提出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更好地为公共服务,改善公共行政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这是90年代国际公共行政领域的主要潮流。
关于改革的内容,有的代表认为,所谓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权力结构及其运转方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五方面:(1)政府职能总体配置与行政组织结构的合理化;(2)行政决策的科学化;(3)行政执行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的完善化,完善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健全政府内部指挥渠道;(4)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及人员结构;(5)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有的代表则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三方面:(1)机构的改革,包括精简机构减少人员;
(2)体制的改革,包括运行程序、计划执行方式的改革等;(3)人力资源的发展。还有的代表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结构的变化,如职权、精简机构和人员、完善行政程序等,另一部分是政府工作人员行为的变化,如培训人员,奖励制度,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独立工作能力,等等。
三、政府的作用问题。代表们普遍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革命的推进,政府的作用在不断变化。但对变化的趋势有不同认识。有些代表认为,政府应该尽量避免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政府职能应趋于弱化;政府应当下放权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不要压抑积极性和活力。另一些代表提出:政府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应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作用,强化政府职能。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各类资源相对短缺,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社会变革导致各方面利益冲突加剧,要求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对整个现代化进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当然,这种强化主要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府对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职能,这与权力下放,增强企业和基层的活力的过程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双向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四、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各国行政管理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与会的各国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处理原则和作法。代表们普遍认为,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各国的政治、法律、民族、文化背景,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不少代表指出,权力下放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实践证明,在权力下放问题上应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内容。应当明确哪些权力是中央政府应当保留的,哪些权力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的,哪些是独享的,没有明确的原则和具体的指导,权力下放就会失败。许多代表认为,权力下放必须有综合措施加以保障。为了避免已经下放的权力又收回来,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巩固权力下放的成果。一些代表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集中力量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中央宏观调控。各国代表介绍了一些作法,一是加强法制,通过立法明确各自的管理权限和制裁越权行为;二是对地方政府成员的控制;三是通过财政拨款计划进行控制。大多数国家的中央政府收入占总收入的大部分,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建设项目来调控地方经济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