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流金淌银八闽溪——记福建的农村小水电建设(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流金淌银八闽溪
——记福建的农村小水电建设(上)
吴锦才 宋红岗 吴长生
福建山多水也多。道道清溪,滋润了沿途和海口的土地之后,归于大海。它的潜能长久未被认识。而今,通过追求农村电气化,昔日不起眼的水,被人们点化出如金赛银的价值。
缺油缺煤不等于缺能
福建,天赋缺煤也缺油。发展经济的动力来源主要指望地面。地面资源中,可供普遍利用的主要就是水,年年月月流淌在千山万壑间的水。
福建省水电厅的资料柜里,有一串串富有诱惑力的数字:全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溪有597条;全省年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普查得到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04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807万千瓦,居华东第一位;其中小水电资源占41%,达331万千瓦,差不多相当于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的一倍半……
解放40年来,特别是改革10年来,福建的水电,尤其是小水电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全省100%的乡、95%的自然村和近90%的农户通了电,47个县、市(占总数的2/3以上)的用电主要靠小水电解决。8000多座小水电站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八闽的山水之间,平均每县120座;总装机容量达110多万千瓦,占全省水电装机的61%;年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3,已与大水电、火电,呈三足鼎立之势。
“要想变,先办电”
“要想变,先办电。”这句话在福建流传很广。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是,与其他许多地方不同,这里的大小决策者们不是急冲冲地“要电”,而是满口的“办电”。
当然,正确的思维也是被“逼”出来的。
已有数百年烧瓷历史的著名“瓷都”德化县,过去一直是以松木烧窑的,近年来部分改用煤、油,但木柴的消耗仍然不小。山上的树木越砍越少,生态环境恶化不说,连瓷这个经济优势也要保不住了。
其实不光是地方经济,就是山区人的生活,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在尤溪县石路村,村支书陈世炳有这样一本账:平均每户生活用柴一年总得七八千公斤,全村75户,就是50多万公斤。树长得远没有烧得快。眼看着周围的山一天天秃了。
正是这种最简单的维持生存、冀图发展的内在动力,催动了小水电建设的兴起。
于是,合乎逻辑的决策出台了。早在10年前,永安市(当时是县)领导就确定了“水电牵头、开发石头、利用木头、发展山头、促进田头”的“五头”经济发展方针。尽管原县委书记袁启彤已离开永安六七年了,可时至今日,不少同志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当年带着全县各级书记下水筑堰截流、修鸭姆潭电站的情景。“水电牵头”,领导带头,仅仅几年,永安就发生了大变化。小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10年前在福建60多县只排第40位,如今它已“四连冠”,连续四年居全国2000多个县之榜首。在电的牵动下,“石头”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水泥、煤炭、冶炼……迅速发展起来,乡镇企业产值6年间增了7倍;市财政收入随之增加,跃居全省各县第一,而且超过了不少地市。
德化瓷,也在一种新的循环中发展起来。开始时,国家贴钱改柴窑为电窑,都没多少人愿“冒险”。后来,林稀柴贵,而电烧瓷既省钱、省力,成品率又高,于是窑主们争先恐后地改起来,建窑、架线都舍得掏钱。现在,全县已建起电窑380多条,90%的烤花工艺都改用电能,一年可节柴6.6万立方米。去年德化产瓷1亿多件,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近一半,许多家庭瓷厂的产品也飘洋出海了。水发电,电代柴,瓷业兴,山林茂,林养水……德化的林、电、瓷三业俱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循环圈。
永安、德化、尤溪、永春,都属于全国第一批(100个)农村初步电气化试点县。到今年底,福建的10个试点县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相继达标通过验收。还有一个沙县完全是自力更生
“挤”进试点县行列的,最近被省里定为“替补县”。
成功的“梯级开发”
福建人搞小水电,最有特色的是在一条条山溪上进行“梯级开发”,上一级电站的尾水就是下一级的引水水头,头尾相接,水能被充分利用。记者溯闽清县的金沙溪而上,但见相隔一两千米就有一个小电站,38公里长的溪上竟“串”着17个!
在记者所到的尤溪、沙县、永安、德化、大田、永春等县,这种“梯级开发”处处可见。行家介绍说:这表明,初期那种哪儿方便就在哪儿堵水发电的自发倾向已经扭转,80年代以来,小水电建设进入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轨道。我们看了尤溪县与沙县分水岭两侧的两个“梯级”。最上面是各自的
“龙头”——柳塘水库和官昌水库,承担调节丰枯期水量任务。“龙头”以下,40公里的豆士溪被分为四级,300多米落差中,除12米因涉及村庄、公路未能利用,其余已全部开发发电。另一条“龙”青印溪也被规划为7级,开发利用率达90%以上。
“梯级开发”这一水电专业术语,实际已演化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方略。用“自建、自管、自用”方针调动各级多方的办电积极性,使小水电建设出现另一种“梯级开发”:县、乡、村、户,级级努力,分别开发。在同一条溪上,常常是县、乡、村、联户,各级办的电站都有。有的单独办不行,就二级或三级联手,一些用电多的企业也参加进来,群众没有钱就出力。沙县、尤溪、德化等县则把“梯子”越伸越长,吸引市、省、乃至中央部门,来投资合股办电。大田还把目光盯住了国外。
在永安,在永春,我们还听到了第三个“梯级”:无论县领导怎么换届,都把小水电当大事来抓,就像接力赛一样,一届一届不断气地领着干,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第四个“梯级开发”,就是把水电当作经济全局发展的第一级台阶,引起二、三、四……各级联动:加工业兴起,农业进步,文教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活水平提高,外资也被纷纷引来……
小水电,自然先给农村带来实惠。在闽清县,我们访问了一个叫溪南的小村。村里围绕一座自建的电站,办起了磷肥、烧瓷、化工、机砖、纸箱、汽车修配、粮食加工等几十个小厂。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800元。村支书领着我们走家串户,家家都有电视机、电饭煲,还有30多台小型装料机,为种香菇配套的。翻翻电站收电费的本子,一般户月用电六七十个
“字”,最多的户达200多个“字”。支书说:他家装了空调,独一份。如果没有电,只靠人均4分多地,会怎样呢?
在永安市桂口村,村支书江正福往桌子上摔着火柴盒,忿忿地说:“5分一度,电价太低,还不如一盒火柴!”但他也承认,对目前还没有更好进钱门路的桂口村来说,依靠自己力量建起的小电站,还真是个“钱罐罐”,每年20多万收入,全村大小人均300多元哩。因此,他们又用第一只“母鸡”——电站下的“蛋”,铺第二座电站的摊子了。
在闽中钻了10多天山沟,电的足迹随处可见。每座小电站的周围,都是一个小小的工业区,每个村子都新建了电影院。一些极偏僻的山间散居农户,也都点上了电灯,相当部分用上了电饭煲。尽管它与木板房、黄泥墙不那么协调,但毕竟是银线送去的一股现代文明的清风。(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