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小卒”过河——北京海淀锅炉厂艰苦创业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小卒”过河
——北京海淀锅炉厂艰苦创业纪实
刘明
北京西北郊妙峰山下,一座现代化的厂房矗立于绿树掩映之中。这就是全国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单位——北京海淀锅炉厂。
高大的厂房和现代化的设备,令人赞不绝口;优质产品和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的经济效益,更令人瞩目。这个仅有200人的企业,靠2000元起家,十年之间创造出令人欣喜的业绩: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4万元,人均创利1.5万元,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建厂十年没要国家一分投资,却向国家上缴利税8000多万元。
海淀锅炉厂为什么能有如此显著的发展?厂长姜玉福说,成绩是靠全厂职工用双手去创造,用汗水去积累,用奉献去换取的,经过了艰苦的拚搏。
“小卒”过河,只进不退!
1978年6月,在北京海淀镇一条狭窄的胡同里,由浅水湖居委会组建了一个水暖安装队,目的是安置几个待业青年。几柄扳子、数把锤子、一台旧电焊机和一台土建的三轮车是他们的全部生产工具。开始,做些烟筒、炉钩炉铲和铁盆铁簸箕拿到集贸市场去卖。因为收费比别人便宜,一些单位将一批小活交给他们,他们干得快,干得好,生意渐渐多起来。挣了钱,他们添置设备扩大再生产,滚雪球似的。
到1980年,海淀锅炉厂正式建立。
1984年,该厂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与方法,对锅炉生产的全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从厂长到工人,都有自己的包保责任。他们懂得,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产品质量,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销售手段,最终都逃不掉短命的下场。尽管生产任务十分繁忙,他们却没有放松职工培训,采用业余、半脱产等方式对职工进行培训,使95%的职工通过了北京市全面质量管理协会的考试。
锅炉是使用寿命长、价格较高的商品,用户在购买时除考虑产品的质量、性能,还要考虑有了故障能否及时排除,修理用的配件能否及时补充。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商品本身的态度。
海淀锅炉厂本着对用户负责为用户服务的精神,给每个用户都建立了质量档案,对产品质量、性能及用户的意见要求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每年一到采暖季节,厂长姜玉福都组织用户回访组,到全国各地走访用户,积极为用户排除故障。呼和浩特的一个单位买了这个厂的锅炉,在运输中出了差,造成炉壁损坏,本不属锅炉厂责任,但他们得知后,连夜派人带上设备赶往现场免费修好。
为了让用户踏实,十年来,不知他们为此走了多少路。艰苦的工作结出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海淀锅炉厂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产品,没有一台发生质量事故,已连续10年产品合格率达100%,用户普遍反映,使用海淀锅炉厂的产品心里踏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