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感恩节晚餐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2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美国通讯

感恩节晚餐纪实
本报记者 张亮
一场大雪过后,华盛顿的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初次银装给感恩节增添了色彩,但寒风袭来,使人冷得有点发抖。
感恩节是美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天晚上,全家团聚,共进以火鸡为主食的丰盛晚餐,以“庆贺粮食丰收并感谢上帝的恩赐。”然而,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能享受这种节日的欢乐的。
11月23日下午3点多钟,当记者来到国会大厦西侧的草坪时,发现那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数以百计的男女老少排成一条长龙,等着领取慈善团体施舍的节日饭餐。就餐者尽管手指冻得有点颤抖,但吃得津津有味。
场上最忙的要算这次节日饭餐的组织者米奇·施奈德了。用餐者对他似乎很熟悉,许多人同他握手交谈,感谢他的辛劳。各路记者也不停地采访他。他披着一条黄色棉被,很引人注目。当记者问他为何选择在国会大厦前举办这次节日饭餐时,他说,目的是向国会和白宫传递一个信息,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今天并没有什么恩可感,他们既无栖身之地,又缺吃少穿,他希望当局能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施奈德曾当过年薪几万美元的企业管理顾问,于1972年创建了一个专为流浪者和饥饿者谋利益的组织。他管理的一处收容所收容了1000多名流浪者,并向他们常年提供晚餐,其食品是由一些慈善团体和食品店捐赠的。
前来用餐的大多是黑人和拉美移民,也有少数白人。一些人怕丢面子,不愿与记者交谈。但一位名叫斯特林的黑人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斯特林说:“我失业已一年半了,家里有妻子儿女,他们都有工作。但我过的是流浪生活,因为当丈夫和父亲的不拿着钱,怎么好意思回家呢?”记者还与另外一位用餐者交谈。他叫弗洛伦斯,15年来他白天流落街头,晚上住收容所。听起来,弗洛伦斯对华盛顿提供食品的慈善机构了如指掌。他还风趣地说,“过这种生活不能当懒汉,脚步要勤快。只要肯走动,是可以找到饭吃的,因为华盛顿有不少慈善机构为穷人提供免费食品”。
据组织者估计,今天前来用餐的大约有2000人。直到记者下午5点多离开时,场地上还有几百人,对他们来说,今天算是美餐了一顿,但是,明天将投向何方呢?(附图片)
——今天感恩节,再加一匙! 朱根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