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变出门生气为出门见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3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人与人

变出门生气为出门见喜
人生活在社会上,免不了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否则,出门见愁,办事生气,怎么能提起精神来呢?今天,我们推出“人与人”的栏目,目的是弘扬社会正气,努力造成一种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希望大家都从自己做起,让我们的社会永远温馨、和谐。——编者
想到这个题目,完全是因为我所亲身经历的几件事。
某日下班后,在西安市乘5路电车,我看见售票员招呼一男青年快上车,谁知那人口出恶言:“臭卖票的有啥了不起!”一老者在旁看不下去,说了两句,那人又将脏言秽语向老者泼去,气得老人双手发抖。
另一日,我乘西安1路电车行至南小巷。一上年纪的女同志要下车,因掏月票的动作慢了些,售票员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他妈的,磨蹭啥哩!”那位女同胞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一日我同爱人去西安市新华书店北大街门市部购书,刚踏进开架售书柜,即受到坐在那里聊天的3名女服务员的呵斥。妻子笑脸相辩,遭到一女服务员的指骂。我上前相劝,柜台另一端走出二男,前后夹攻,打得我鼻青脸肿。我们找到书店领导,答曰:一定严肃处理,让我们回家等结果。不久,西安市新华书店保卫科王同志打电话来说:北大街门市部全体人员写了书面证明,都说无人打人,只承认和我们发生争吵。最后,王同志说:“你是不是在北大街坐车时被撞伤了,或是被别的什么人打伤,找错地方了?”大有指责我“凭空诬赖”之意。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连最基本的道德观都丢失了?他们的是非观、荣辱观为何全被颠倒了?
时下,人们出门有三怕:一是怕物(伪劣商品多、怕上当受骗);二是怕事
(没有关系事难办);三是怕人(有人有理跳三丈、无理辩三分)。不论男女老少,污言秽语随时随处可闻,三句话不合便动手打人者,在大街上随时有所见。搞得人出门时兴高采烈,回到家来却憋着一肚子的气。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要生存、要工作、要出门办事,就要与别人发生关系。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是门学问。如果人人能做到顾大局,识大体,讲文明,懂礼貌;在公共场所尊重他人,宽厚仁爱;在小事小非上,或个人得失上,不斤斤计较,那么何以会出门生气呢?
“出门见喜”,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句口头语。在50年代、60年代初,人们确实是
“出门见喜”。那时出门之所以能“见喜”,是因为门外确实有“喜”,雷锋精神随处闪现:“同志您好!”“对不起”、“不要紧”、“再见,请走好”等文明语言如春风,给人以温暖。曾几何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现在这样剑拔弩张!
我怀念那个美好的时代,也盼望着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新型人际关系。
陕西西安市空军工程学院 吕宗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