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何入手? 沧州地区抓大村镇带动四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5
第3版(综合)
专栏: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何入手?
沧州地区抓大村镇带动四周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王满、本报记者曹焕荣报道:河北省沧州地区集中力量建设文明大村镇,一抓就是5年。目前,全地区484个大村镇已有近一半分别成为省、地、县表彰的“文明村”,并带动整个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预先制订的“小区域治理,大范围辐射”的目标开始实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何入手?1984年下半年,地委、行署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文明大村镇”的目标。这些大村镇的固定人口,一般都在1500人以上,历来是农村交通枢纽和集贸交易场所,近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日上市人口可达数万,是“六害”及各种事故的多发地区。大村镇大都是乡镇机关所在地,也是文化教育中心。这个小区域的精神文明搞得好不好,对周围村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5年来,沧州地委、行署每年都要总结、检查、交流文明村镇建设的经验。地区今年抓10个示范大村镇,各县、市每年抓了3至5个,使沿海、内地、穷村、富镇都有榜样可学。地委、行署先后派出27名局级干部包点包建,还层层建立文明大村镇档案,实施连续的分类指导。
建设文明大村镇目标的提出,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新途径。属于“块块”的地区、县、乡(镇)干部,抓住了重点;属于“条条”的“七站八所”,也形成了合力,大家“同唱一台戏”,效果就不一样了。例如,黄骅市始终坚持围绕文明大村镇建设打“总体战”。确定一个点后,组织部门负责抓班子的充实与提高;税务、工商部门整顿集市秩序;民政部门协助农民设立“红白理事会”,推动殡葬改革、婚事新办;城建部门配合搞规划;人武部门搞“共建”,等等。各部门组织的一些活动,也首先在大村镇展开。
目前,沧州地区的大村镇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已明显地领先一步。大村镇只占全地区总村数的10%,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却占全地区的20%以上。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均在95%以上。90%的大村镇都从本地实际出发,对社会环境进行了较系统的治理。这些变化,吸引着四周村镇,其辐射作用越来越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