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愿这里永远平静——访戈兰高地缓冲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愿这里永远平静
——访戈兰高地缓冲区
朱民和
一个个破旧不堪的巴勒斯坦难民村,一张张刻有战争创伤印记的面容,还有那蜿蜒的防坦克壕,盖着油布的坦克,隐蔽在山坡丛林中的火炮眼……在视线中一一掠过。11月16日,我们在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部队司令拉道夫少将的带领下,来到了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以色列军占领区最前哨的古城萨萨。
1974年6月,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部队进驻戈兰高地前线后,以1967年停火线为界设立了“隔离区”(即缓冲区),使叙、以两军脱离了接触。隔离区为一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长80公里,北至黎巴嫩,南抵约旦。
隔离区使叙、以两军脱离正面接触,但叙利亚人民的交流也受到阻隔。在隔离区西侧,以色列占领军已修筑起一道坚固的围栏,试图以此为国界,永远占领戈兰高地。一位奥地利年青军官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离萨萨城不远处有一个名为哈达尔的犹太村,而隔离区另一侧有个马贾桑尼村,数百年来,两村交往不断,通婚频繁,和睦相处,早已是一对“姐妹村”。而今,战争却使亲人咫尺天涯,难以相见。只有在叙利亚警察、联合国部队的专门安排下,两村百姓才能偶尔团聚。
在芬兰营吃完了一顿典型的芬兰式午餐——豌豆牛肉汤加烤面包,我们踏上了前往58号联合国观察哨的路途。这是隔离区叙军一侧最南端的联合国观察哨,设在海拔四、五百米高的山坡上。
观察哨由两位来自瑞典和荷兰的军人驻守。他们不分昼夜,轮流上岗,时刻观察着峡谷深处的隔离区分界线,发现逾越情况,即向芬兰营报告,并定期写出观察报告,上呈司令部。他们的生活异常艰苦:这里最高气温可达50℃,用的是煤油炉,喝的是储存水。目睹他们15天的食品储备竟全是袋装面包和罐头时,我对两位军人油然产生了一股敬意。他们远离亲人,牺牲舒适的生活,来到这荒山野岭,夜以继日地重复着简单而又艰巨的工作,维护着这一地区的平静。
然而,平静是相对的。阿拉伯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自决,收复失地,同以色列当局的斗争从未间断过。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观察员的指点下,我用高倍望远镜朝以军占领区眺望,悬挂着以色列旗的以军驻地赫然扑入眼帘。而在观察哨后面数百米处,就有一个叙军哨所。我远眺着2000多米高的“老头山”,陷入了沉思:这种平静后面的紧张对峙何时才会结束?叙利亚人民何日才能收复戈兰高地?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但愿这里永远平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