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赤子归来显身手——记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教授陈明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6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赤子归来显身手
——记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教授陈明哲
孙敬尧 王薇薇
1987年5月,陈明哲再次辞别已定居美国的家人,只身回到了曾经工作过20年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出任内科主任。两年来,他与心血管病研究室的同事,对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介入性心脏医学进行研究,率先将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应用于国内临床。
陈明哲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使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梅森博士和李国祯博士惊叹不已。
在香港长大的陈明哲,1954年回到内地投考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医三院内科呼吸专业组工作。
1979年,国门大开,陈明哲去美国探望年迈的母亲和两个成为高级工程师的弟弟。这使他有机会考察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医学最新成就和我们的差距。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赶超世界医学科学先进水平的责任感,使他瞄准了那个在世界上只有几家大的医学中心才敢问津的课题——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留美深造。
陈明哲的拚搏之途是从坐落在美国西部的一所医学院起步的。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全部“消化”了700多套英文医学幻灯片,通过了美国医学博士学位的考试。梅森博士和李国祯博士向陈明哲敞开了自己的研究所和实验室。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在介入性心脏医学领域一鸣惊人,成为美国西部心脏病研究所研究员、客座教授、屋仑激光研究室副主任,先后在《美国心脏杂志》等世界一流专业杂志上发表过60余篇论文。
“美国的条件很好,但这里毕竟不是我的祖国。我的事业在中国。”学成之后,陈明哲带着母亲、弟弟和妻儿以及朋友们的理解之情,1987年5月,回到了他深深眷恋的华夏大地。
三院心血管病研究室的工作条件极为简陋,没有适用的仪器设备,没有实验动物。陈明哲顾不上洗去旅途的风尘,便一头扎进工作中。回国不到1个月,他便成功地做了我国首例开胸激光冠脉成形术。
1988年11月,陈明哲和他的同事又为一例右冠状动脉完全堵塞的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为了这一国际先进水平的手术成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特意写信向他祝贺。现在,他已成功地施行了21例经皮或开胸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今年7月初,4封情深意切的信件从陈明哲手中发出,飞向正在太平洋彼岸深造的同事们手中。不久,回信来了,“请陈大夫放心,我们一定如期归国!”因为有“使我们凝聚到一起”的“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志向”。这就是4位游子坚定的回声。
担负科研领导责任的陈明哲,倍加珍惜人才。对周围同事,他量才所用,以诚相待,既放手又负责。大家既为共同目标努力,每个人拚搏进取,多出成果,多作贡献的精神又都能得到发挥。
他给郭静萱和毛节明两位医生配备合作人员,提供一切能够给予的支持,使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学术论文。韩起德和王宪是陈明哲从外单位招聘来的人才。陈明哲为他们安排了实验室和科研基金,使他们很快开展工作。韩起德不到一年就完成10篇论文。
如今的心血管病研究室,被人称为“工作起来不要命的科室”。仅1988年就完成论文37篇,是前5年论文总数的近2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