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笨”法不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笨”法不笨
墨村
唐家庄煤矿三区坚持13年为职工记“功劳簿”,锤炼出了一支扎根矿山、艰苦创业的队伍,培养了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们称记“功劳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笨功夫”。其实,这种“笨”法不笨。
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经营者,但更有众多的普通工人在艰苦的生产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特别是煤矿工人,长年在被称为“两块石头夹一块肉”的地下工作。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承认和尊重。
唐家庄煤矿采煤三区给工人记“功劳簿”,使工人的贡献、进步得到肯定,受到尊重,而人体深处的潜能正是由于受尊重而迸发出来。它促使落后者奋进,先进者再争先。
过去常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从细微处着手。因为,不可能人人、天天都有那么多大事可做,都有那么多大功可立。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少英雄,恰恰是从日常工作中成长起来的,诸如加班几小时,多完成工作量,技改小成果,助人为乐等等。有的人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些事发生在工人身边,人所共知,对这些事的肯定、赞扬,工人最能体会到关怀。
唐家庄煤矿的“功劳簿”从小中见大,积小事而识人。“功劳簿”用于评先进、选劳模,工人感到平等、服气,选出的劳模就更有影响力。
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取巧。唐家庄煤矿的“功劳簿”是种“笨”功夫,日积月累。正是这种贴近工人的笨功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作用,是具体、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
“功劳簿”不埋没职工的功劳,实在是个好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