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扬己之长 独辟蹊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19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在金融改革深入、同业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建设银行深圳分行靠正当经营吸纳资金,21个月净增24亿元。他们的诀窍是——
扬己之长 独辟蹊径
本报记者 施明慎
从1987年4月到1988年底,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存款额从7.2亿元增至31.05亿元,21个月增长近24亿元,这种变化使金融界同行大为惊讶。他们有什么诀窍?前不久,记者途经深圳,登门探了个究竟。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建行副行长杨燮仪出语不凡。他接着说,在深圳特区奠基阶段,基建投资较大,人口不多,工商企业寥寥无几,建行的存款比较多。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金融改革逐步深入,银行之间实行业务交叉,同业间竞争激烈,而深圳建行仍采取防守的战略,结果被其他银行甩得老远。1987年第一季度,工商银行存款增长了3.2亿元,中国银行增3.6亿元,农业银行也增了1.7亿元,唯独建设银行只增加0.2亿元。建行一些领导意识到,唯有变防守为进攻,增强自身的资金实力,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才能避免一落千丈。进攻,不是如某些金融部门采取盲目增设机构和网点、变相提高储蓄利率等手段来招揽客户,而是把目光盯在其他银行的薄弱环节上,以己之长补他之短,独辟蹊径。
哪些是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杨燮仪副行长解释道,近年来,一些省市的企业纷纷在深圳开业建厂。他们初来乍到,既没有和其他银行接触,也未被其他银行所注意,就成为我们争取的对象。一次,一位行领导偶然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员工的对话,得知这是新建的公司。于是一直追踪到蛇口,说服对方在建行开户,先后吸收存款4000 万元。此外,建行的同志还十分注意加强银企联系,通过座谈会、联谊会,上门拜访,为企业担任财务顾问等形式,广泛宣传自己的业务,征求客户意见,使不少企业对这家深圳的“小银行”另眼相看,渐渐产生了信赖感。
银行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竞争。深圳建行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环,为客户提供其他银行没有开展或服务还不够周到的业务。他们利用建行具有管理基建项目职能这个优势,为在该行开户存款的客户免费审查工程预决算,提供工程造价信息、咨询等服务,深受客户欢迎,从而在竞争中牢牢地稳住了阵脚。今年以来,由于国家抽紧银根,企业存款普遍呈下降趋势。深圳建行毫不气馁,继续为客户收送转帐支票,坚持节假日营业以及延长营业时间等。良好的服务有效地吸引和稳定住了一批客户。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建行实现利润117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在全市各专业银行中名列榜首。
1989年即将过去,展望1990年,杨燮仪信心很足,认为建行能够后来居上,主要是靠提高服务质量。新的一年,我们要克服人员、资金实力不足的困难,争取更大的作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