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青春,在黄土高坡闪光——记王磊厚和他的研究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2-27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在实践第一线

青春,在黄土高坡闪光
——记王磊厚和他的研究课题
曹明生 聂新光
收获的喜悦
深秋十月,大地铺金。河曲县社梁乡的农民们在旱灾之年又收获了一个沉甸甸的金秋。他们的年轻乡长王磊厚也收获了一个丰盈的秋天。
1989年10月29日,忻州宾馆三楼会议室。这里正在举行忻州地区农业科技成果鉴定会。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陈家骥等15名国家、省著名专家教授,对王磊厚的“干旱贫瘠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开发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反复论证后一致认为:这项研究为贫瘠干旱山区农业经济开发设计了一条新途径,该成果“在国内是一个乡级研究和实践的先进案例”,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手捧陈家骥院长签名的鉴定书,王磊厚激动、兴奋,半晌说不出话来。3年来的苦心研究推广,那片渐已从沉睡中醒来的黄土地,那一个个从黄土地上冒出来的万元户,对他的成果已经进行了两次最科学的鉴定,他为此激动过、兴奋过。可这次是专家们的鉴定,他的成果正式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
睡在农家的土炕上
社梁乡,晋西北千沟万壑一个典型的贫困山乡。
1987年初春,王磊厚来到了这个全县最偏僻闭塞的穷乡。站在这块土地上望着那黄的天,黄的地,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王磊厚双眉紧锁,心情十分沉重。全乡范围内无任何矿产资源,没有一家乡、村办企业,只有老祖宗留下的那人均5亩薄田。今年糜子,明年谷子……以简单的再生产方式维持简单的生活。近4年内全乡平均人均收入仅117元,粮食600余斤,略高于50年代的水平。农村改革八九年了,贫穷仍然主宰着这里的一切。
他和当代所有大学生一样,也曾做过玫瑰色的梦。可迈出山西农学院的校门,一晃10年过去了。这10年,他在现实的土地上苦苦地追求,在人生的坐标系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他先后在农牧局、技术站、种子公司、农委等单位工作过,尽管工作干得出色,但总觉得自己的专长得不到发挥,抱负不能施展。这次到乡下工作是组织的决定,也正是他自己的选择。
上任后,他一不去争投资,二不去跑项目,而是穿一双运动鞋,下乡逐村逐户进行广泛的调查。待他跑遍了全乡10多个大小村庄,带回两本沉甸甸的笔记,已是两个半月没有回家了。
静夜。乡政府的窑洞里,王磊厚躺在土炕上,久久不能入睡。多少年来,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传统农业结构惯性的驱使,单一种植、平面垦殖、广种薄收、盲目经营导致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社梁乡要想富,必须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开发的路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综合输入各种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
他播下火种
“……我们乡无任何资源,靠土地能不能致富?能!”在社梁乡全体干部会议上,王磊厚慷慨陈词,“社梁乡家庭综合经营模式的基本构想是:发挥种养优势,突出薯豆、猪羊;房前屋后栽果树,积极发展鸡和兔。具体到每一个农户为1瓜、2猪、3羊、4糜、5薯、6豆、7林、8草,即:地膜覆盖一亩优种西瓜(套种山药,间作萝卜),养2头猪、3只站羊,种4亩糜黍、5亩山药,6亩豆类(间作油料),造林7亩,(果树4亩),种草8亩。它的特点是: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易设施;既有近期效益,又有中长期项目。种养同步发展,农副产品多层次利用,符合生态农业的客观规律……”
也许是因为这个模式的合理性,也许出于对这位农大毕业生的信任,全乡干部一致通过了这个模式。
随之,乡政府成立了“家庭综合经营模式研究会”,王磊厚任会长。当时发展会员32人。
1987年乡政府选了3个村8户进行示范。王磊厚在杨家也村蹲点,与示范户赵继拴同吃同住。年终,这8户人均收入800余元,粮1300斤,超过一般户的二倍。赵继拴人均收入达1074元,粮1700余斤,一跃成为全乡的首富。
王磊厚从杨家也村回到乡政府,以自己一年来试验田里的试验结果和大量的调查研究为依据,对各产业内部再进行优化组合,制定了一套科学种田养殖的方案。同时,他还在乡政府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基金,全乡村民每人拿出1.5元,用于新技术推广。
1988年春,社梁乡家庭综合经营模式在全乡10个村200户农家进行示范推广,并确立杨家也为样板村。乡干部全部下乡包村包户,宣传发动。王磊厚包的是样板村。
——地膜拉回来了,人们不去买,怕花钱不顶用。他带头为杨家也村抵押了980元地膜款。在他的带动下,全乡干部纷纷用自己的工资做抵押,把地膜全部赊销给农民。
——几经周折,他从黑龙江调回一批“克星一号”脱毒种薯,农民却不相信那种“黑瘤瘤”。他代表乡政府和农民签了一份“亩产2000斤,歉收补足”的包产合同,解除了农民的顾虑。
——他慷慨拿出工资170元,到县种子公司为杨家也村农民买回优种西瓜籽、农药,并亲自为各户进行浸种,催芽,还在该村举办培训班5次,把自己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农民。
农民们半信半疑,把“赌注”押在了他们的乡长身上。
黄土地的报答
这是社梁乡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秋天。
许是这片土地荒芜得太久了,多少年来蕴藏下的潜力仿佛就在这个秋天要全部释放出来。那庄稼一股劲地向上窜,一股劲地疯长。
“克星一号”脱毒薯单粒重达3.6斤,大面积平均亩产4130斤,“丰光一代”萝卜单个重达22斤,暖壶粗,半人高……
农民们惊呆了!
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200个示范户家家猪肥羊壮,户户林茂粮丰。人均年产粮1670斤,纯收入860元。全乡出现产粮万斤以上的有68户。当年收入达万元的50户。
从1987年实施规划以来,经过试验示范,全乡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体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全乡人均粮食330公斤,人均收入56元。到1989年,全乡人均产粮518公斤,人均收入猛增到410元。
富裕起来的农民们主动到信用社还清历年贷款,自动上交征购粮。王磊厚一到村里,西瓜打开了,炖羊肉端来了……他被称为“农民的活财神”。
这是山里人的感激之情。
这是黄土地的报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