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华丰”的速度和效益——记北京华丰市政管道安装工程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1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华丰”的速度和效益
——记北京华丰市政管道安装工程公司
本报记者 郑德刚 新华社记者 苏会志
一个只有7年历史的集体企业,名不见经传,人不足800,却以神奇的速度、质量赢得了效益、声誉,被同行称为“能打硬仗的‘华丰’”。它就是北京华丰市政管道安装工程公司。
(一)
“不管工程大小,难度多大,效益怎样,只要能干的,我们都干。”公司经理张普芳在一次招标会上这样说。在有些人眼里,揽活不在乎给钱多少,实在是“傻”到极点。而张普芳却敢讲这样的话,敢做这样的事。
1985年底,华丰公司承接了一项“重活”——北京酒仙桥大山子小区的煤气管道施工任务。全程要修6座闸井、一个调压站,中压线1.2公里,低压管线17公里。由于工程造价限制严格,很多大单位不愿干。“我们干”,张经理向有关领导立下了“军令状”——520天完工,按计划应是两年。结果,只用了一年时间,片内3750户居民用上了煤气。但这样大的工程,只盈利3万元。
“有信誉才有活干,有活干才有效益”。这是张普芳的生意经。1987年12月,北京二高压煤气管线更新改造工程招标,华丰公司不战而胜,——没人愿意干这个活。这是由北京焦化厂储气罐站向市区输送煤气的第二条高压干线,管线要通过东三环等6条道路、3条铁路、13条河渠和4个涵洞,不仅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而且罐站属特级禁火区,安全规章制度极严。一些老朋友劝他:“别干了,挣不了几个钱儿,出事就更麻烦了。”“活儿总得有人干。”张普芳的倔劲上来了,谁也劝不住。结果,比计划提前4个月完工,工程还被北京市评为“全优”。
(二)
张普芳总结出加快工程速度的两条经验。一要有技术,他自己就是工程师,设计、计算样样在行。全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中级以上职称的28人;工人大部分30岁以下,有文化,学起技术来也快。二要有严明的纪律,公司有专门的纪律检查员,各项规章完备,如要求工人进户修煤气管道时必须有礼貌,尊重用户的意见等。
几位工人又给加上一条:干群一条心。哪个工人病了,第二天公司几个经理肯定会去看望;谁家里有困难,公司能解决的都解决。“我们公司像一个大家庭,经理当家。”一个工人这样形容。
经理张普芳时时想着工人,有人家里盖房子缺钱,他毫不犹豫地解囊相助,可就是总忘了自己。一次施工,他几个月没回家。回家后,小孙女看他面容消瘦、胡子太长,说他“不是爷爷”。
“有让人放心的工人,我接活才敢打保票。”去年国庆前夕,第一外语学院和青年政治学院要接通煤气,管线穿过西三环60多米宽的公路,这是北京主要公路之一,行车密度很大。一个单位要价45万元,工期45天。他们找到张普芳,张普芳计算后说:只需一夜,工费9.5万元。很多人不敢相信,说他“撑糊涂了”。可事实作出回答:晚上九点半开干,次日早晨七点,公路轧平了,管线也通了。
一夜9.5万元和45天45万元,哪个合算?这就是“华丰效益”——以速度赢效益。
(三)
“眼里有效益,但不能只看自家的经济效益,想的应该更宽些。”很多华丰人这样对我们说。秋季,从颐和园至香山的路上,人流不断,而煤气干线有很长一段要经过这条公路。为了不影响旅游,他们晚上挑灯夜战,一夜120米,“在公路中间安个拉链,晚上开早上缝”。就这样,既没影响旅游,他们又按期完成了任务,工程还被有关部门评为“全优”。
几年来,华丰公司承担了几十项工程都提前完工,全部一次验收合格。这为公司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效益。现在这个白手起家的公司已拥有200万元的固定资产。
家底厚了,华丰人却依旧保持勤俭的传统。张普芳每月拿的工资还不如高级技工。可是向学校捐起钱来,他大方得很。几年来,他们捐给平谷县大兴庄幼儿园、小学、中学、修路51万元。他常说:“只有教育发展了,我国的建设速度才会更快。”前不久,他们又向一小学捐资52万元。
如今,54岁的张普芳依然雄心勃勃,要率领“华丰”打到外省外国去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