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及时编印大量通俗读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6-14
第3版()
专栏:文化生活简评

及时编印大量通俗读物
本报昨天发表的王勉执笔的“文化大进军”,是识字可以速成的生动例证。人民解放军战士张来福在速成识字实验班学习的成功经验,可以扫清一切对速成识字法的怀疑,解除工农兵对学习文化的各种思想顾虑,鼓舞他们对“文化翻身”的信心。
张来福在速成识字法未出现以前,订了一年学一千字的“三年计划”,可是“学了半年,认得一二百字,看不了书,写不了稿,中心任务一来,就忘得差不多了。”从一九四九年学到今年七月,“我才认识三百二十个字”。但他在速成识字实验班学习了四个星期,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也能读了,只有二十四个字不认识,怪不得他要“高兴得跳起来”。各地速成识字法实验班已经提供了不少这一类的例子。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奇迹”,但只要你仔细看看“文化大进军”,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速成识字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新中国工农兵对学习文化的迫切要求出发,发挥成年人生活经验丰富、理解力和联想力强的优点,并利用注音符号作为入门的工具,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着学用一致的突击精神。速成识字法的这一特点及其所获得的惊人效果,在“文化大进军”一文中非常有力地表现出来了。“文化大进军”是一个很好的速成识字教学范本,它用讲故事的方法,把速成识字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和学员识字速成状况,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当然,部队、工厂、农村,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如部队战士比较集中,农民就比较分散。在学习时间,教学组织和教学领导等方面,工厂和农村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条件,灵活运用部队的经验,不可机械地硬搬。目前有些地方,在农民群众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却生硬地采取部队中的分队编制、上大课等方式,以致影响农业生产。这些现象应该防止。但速成识字法本身同样适用于工人和农民,已经由许多事实证明了。
当前的主要问题,除有计划、有步骤地动员群众力量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外,就是巩固和提高已经取得的识字成绩,有效的方法则是经常阅读和应用。这就向文化教育界提出了一个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及时编印大量适合工农兵口味的通俗读物,尤其是通俗文艺读物和有趣味的通俗科学读物。跟着速成识字法的逐步推广和大量文盲的迅速扫除,具有初步阅读能力的广大工农兵,必然会伸手向文化教育界要自己喜欢看的读物。实际上,群众要求健康的通俗读物的呼声,已经一天高似一天了。而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新中国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就不能不以最大努力来满足上述的实际要求。因此,各有关领导部门应该迅速动员和组织力量,经常进行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研究工作,了解群众在这方面的实际需要,及时地编印大量通俗读物。同时各方面的文化工作者,尤其是文艺作家们,必须深刻认识编写优秀通俗读物的重大意义,把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很好地统一起来,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文化大进军”和其他许多关于速成识字法的实验成效的文章,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启示,不容大家再拖延了。应该迅速行动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