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他像一块“炉中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3
第3版(综合)
专栏:

  他像一块“炉中煤”
周广翔 马建国
解放军后勤学院锅炉班班长、优秀共产党员张树森,迄今已在锅炉房里度过了参加工作后的第37个元旦。此前,他的大部分节假日,包括36个春节,也都是在呼呼燃烧的锅炉前度过的。
37年来,每到冬季锅炉供暖期,张树森天天坚持早来晚走,每日比别人多干三四个钟头。有时夏秋季维修、改建锅炉、管道,冬季抢修设备紧张时,他干脆白天黑夜连轴转。连同平时每日加班的时间,他已累计义务献出4100多个工作日。可他从不要一分加班费,直到1979年以后,才在节假日加班时每天领取1元8角的加餐补贴。老张并非不需要钱,他家里也很困难。他和老伴都有病,每月不足200元的工资,既要供两个孩子念书,还得赡养年迈的老人。他说:“咱个人不富裕,但国家也很困难。咱是党的人,应当主动给国家分担忧愁,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后勤学院有营房面积20万平方米,暖气管道长达4万多米。取暖设备的维修、改建和安装,每年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经费,大到成百上千元的设备配件,小到价值几分几角钱的插销和螺钉。张树森的信条是:旧的能用就不换新的,自己能加工就不买现成的,班里能干就不花钱请人。他把自己的工具箱、材料柜变成节约箱。一截焊条掉在地上,他拾起来保存好;一颗螺钉锈蚀了,他用工具修整好螺扣以便再用。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锅炉班人人成了修旧利废的能手。
后勤学院原用4个锅炉房、8台锅炉分散供热,占用人员多,原煤耗量大。张树森带领全班苦战两年,仅用1个锅炉房、4台锅炉就解决了集中供热问题。这次改建,仅安装费就节省10万元。实行集中供热,每个取暖期还能节煤500吨,折合经费25万元。30多年来,张树森带领锅炉班全体同志,还自己设计制造过皮带输送机、消烟除尘器等,改造过10多项大的技术设备,连同其他项目,累计为国家节约资金47万多元。
为着给国家、给军队、给他人发光发热,张树森37年来始终像一块“炉中煤”,无私地燃烧着、奉献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