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她踩出自己的路——记电视剧导演胡连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14
第8版(副刊)
专栏:

  她踩出自己的路
——记电视剧导演胡连翠
李红雨
北京的4月,风日晴和,草长莺飞,是春意盎然的好时光。然而,有一个人心里,洋溢着的却是秋天金黄的喜悦:
她不多的几部剧集,为安徽电视台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她的艺术实践,预示着戏曲电视剧的发展方向,也许会促成一种新型民族电视歌剧的诞生——北京,第一次为一个戏曲电视导演举行了个人系列作品研讨会。
她就是安徽电视台的女导演胡连翠。
胡连翠今年53岁。走在大街上,会立即消失在人群里——已经不是抢眼的年龄了。然而,她在这并非生机勃勃的年龄里,一部接一部拍出的《西厢记》、《朱熹与丽娘》、《遥指杏花村》,却给电视剧坛带来了一连串的震动。
她拍的这些戏曲电视剧,不同于已有的任何一种戏曲电视剧。它们不再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戏曲的写意和电视的真实高度和谐地统一在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里。这种受到评论界称道的新型艺术,既有戏曲的神韵,又有电视的逼真,也许它就是民族电视新歌剧的先声。
这样的成绩大约是胡连翠当初没想到的。
那时节她拍的电视艺术片《黄山之歌》、《春牛曲》、《采石明月醉太白》等,只因出奇出巧,破格求新,八部就有五部获奖。正是得心应手时,她却改弦更张要拍戏曲电视剧。她说因为她看准了纤毫毕现的摄影镜头与虚拟神似的舞台表演之间的空白点。一个是高度真实的现代艺术,一个却是讲究程式化的传统戏曲,似乎是不能相容,但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式将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呢……于是,她力排众议,拍出她的第一部戏曲电视剧。这就是令评论界议论纷纷的《西厢记》。
她自己称之为“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这部戏,看起来既像生活化的故事片,又像戏曲电视剧。有人称之为“四不像”,但也有人说是个“新品种”。它把人物对话的安庆官话改成了标准的普通话,用现代的电声音乐伴奏代替了传统的戏曲乐队,表演上淡化舞台程式,靠近生活原貌,适应了观众多种层次的审美需求,结果收视率远远高于上海、北京先期拍出的两部同名戏曲电视剧。因为它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索,被授予当年“金鹰奖”的创新奖和第三届全国戏曲电视剧“金三角奖”,马来西亚、新加坡制片商不惜重金,到安徽购买《西厢记》。在这样的基础上,胡连翠再接再厉,又拍出了更为精美成熟的《朱熹与丽娘》,再次赢得了观众,巩固了先前不为人承认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地位。
胡连翠出手不凡,两部剧为戏曲的电视化积累了宝贵经验。它们保留和丰富了戏曲唱腔的特点,而生活场景、人物造型、语言、行动等艺术语汇,遵循的都是电视剧的原则,它们与戏曲拉开了距离,也就具有了新的表现潜力。既然形成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那么它表现的内容就不应只限于古代故事,它应该也能表现当代生活。胡连翠再次大胆地尝试,拍出了反映煤矿现代生活的《遥指杏花村》。在这部电视剧中,古老的戏曲唱腔被自如地用来表现当代的生活,成为电视剧重要的审美部分。整部戏按照电视剧艺术的写实原则,切近生活原貌的表现方法来安排情节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生活化和写实化的程度,亦即电视化的程度更高了。它与戏曲的写意、强烈的现代意识融合,浑然一体,继《朱熹与丽娘》后又一次夺得了“飞天奖”和全国第5届戏曲电视剧二等奖。胡连翠,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的冲突中,再一次获得了成功。
知命之年,不算年轻了,但不懈的追求和蓬勃的创造力,却赋予她不衰的青春。今天她已在“民族电视新歌剧”的形成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谁又知道,在以后的艺术探索中,她还会怎样地令人吃惊,奉献出怎样的精品呢?
(附图片)
胡连翠近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