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时隔五年当刮目 荒山污水换新颜 绵阳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1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时隔五年当刮目 荒山污水换新颜
绵阳巨变
本报讯 5年前到过古城四川省绵阳市的人,如今再回去看看,一定会感到耳目一新:崎岖不平的马路,已被宽阔整洁的大道代替;低矮破旧的平房,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野草没膝的荒山,改造成优美的公园;昔日的污水坑上,矗立起现代化的火车新站……
这个巨大的变化,是中共绵阳市委和绵阳市政府在5年任期内依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绵阳市是1985年正式被列为省辖市的。建市之初,虽然已进行了多年的建设,但由于基础弱,群众生活中存在着烧煤难、行路难、经商难等许多困难。绵阳市委、市政府认为,要把绵阳建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就必须为群众办实事,这样才能吸引大批人才,自觉投身建设,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
烧煤难是绵阳的第一难。绵阳无煤却有天然气,由于资金缺乏,群众只能望“气”兴叹。市长王金城带领专家作了实地调查后,提出在5个月内让群众用上干净、方便的天然气。他亲自上成都、下基层,一次次联系、谈判,设计施工方案。经过艰苦奋斗,绵阳人民在建市第一年的春节破天荒地用上了天然气。 
绵阳市原来只有几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影响了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市第二年,市委、市政府便决定动手兴建临园干道。当时资金缺乏,有的同志思想不通。市里主要领导一面集资修路,一面深入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工程开工后,40天完成了1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100天全线通车,创造了内地的“深圳速度”。不久,市里又先后修建、改造了18条道路,打开了全市的4面通道。绵阳市既有一批原有的国家骨干企业,又有一批新兴的中小型企业。市委、市政府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销售等,给他们提供种种优惠政策。企业也把城市建设当作自己的份内事,积极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出钱出力,驻绵部队和民主党派也同市里和衷共济,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绵阳市在城市建设中不忘绿化。5年来,全市新建了富乐山、西山、南湖等10个公园,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23公顷,人均绿化面积达2.43平方米,明显地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今天的绵阳交通发达、工厂林立,农牧兴旺、市场繁荣,已初步建成了一座电子城、科学城。工业总产值达43.59亿元,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城乡集市贸易年成交额达7亿元,200多个出口商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前不久召开的绵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对市委、市政府的政绩作了高度评价。 (建达 伟群 孙刚 吴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