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老外贸的新追求——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有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17
第2版(经济)
专栏:

  老外贸的新追求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有彭
于明松 李茜
谈到“梨乡”的变化,人们无不称赞为振兴莱阳外贸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全国外贸系统劳动模范、莱阳市外贸公司经理马有彭,是他带领外贸职工辛勤开拓,才使“梨乡”的农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出口优势。
在外贸部门工作了多年的“老外贸”马有彭,在胶东长大,1947年就参加了革命,在莱阳工作已近40年,他深知这片1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是长期以来,外贸出口却少得可怜,人民生活贫困。他回顾过去走过的道路,发现造成外贸停滞不前的要害,是旧体制拖了后腿。从一个县市来说,外贸收购代理制,就是一项沿袭多年、弊端甚多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外贸部门没有收购自主权,出口的农副产品全要依赖供销、粮食、果品等部门代购,手续杂,环节多,层层剥皮,影响农民收入,很不利于收购业务的扩大。
马有彭决心从改革外贸收购旧体制入手,劈开振兴莱阳外贸的第一刀。他提出在改革中既要收权又要放权。所谓收权,就是把业务收归外贸自营;所谓放权,就是进行业务延伸,自建基层外贸收购站,独立自主地发展外贸收购经营体系。马有彭的改革计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老马雷厉风行,带着职工艰苦奋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莱阳外贸10个基层收购站开张营业。建站当年,收购农副产品品种由代购时的18种增加到30多种,出口商品收购额由代购时的800多万元增加到5500多万元。
莱阳既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市,就得把重点放在发展创汇农业上。马有彭看准了这一点,全力投入他改革的第二步,建立农副产品出口基地。
莱阳特产莱胡参,是中国沙参之王,闻名海内外,过去农民局限于国内市场需求,种植面积仅500多亩,马有彭来到适宜种植莱胡参的村庄,同农民一起算帐,说明种植沙参的好处,给农民吃下“定心丸”,签订包购包销合同,聘请有经验的老参农作技术顾问。结果一户带10户,10户带一片,莱胡参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3000亩,出口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国际市场肉食鸡销路看好,马有彭又来到山村黄崖底,找到村支部书记蒋日升说:“老蒋,一只鸡给你两元预定金,饲料、鱼粉敞开供应,防疫技术无偿传授,你敢不敢办个养鸡场?”蒋日升望着风尘仆仆特意前来的马有彭,受到鼓舞和激励,当即决定建设5万只的养鸡场。
莱阳26个乡镇的785个村庄,马有彭的足迹全踏到了,他走到哪儿,就把哪里的农民发展创汇农业的劲鼓了起来,在他的努力下,莱阳市已建成莱阳梨、芋头、花生、芦笋、莱胡参、肉食鸡、养虾等10个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仅去年就提供出口各种农副产品18700多吨。
随着创汇农业提供的农副产品日益增多,如果只是停留在搞初级产品出口,收入就难以大幅度增加,于是,马有彭又开始了新的攀登——兴办自属企业。他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筹资2000多万元,一举兴办了冷藏厂、综合加工厂、植物油厂、种鸡厂、绣品厂5个外贸创汇企业。为办好这些企业,他废寝忘食,上百次地四处汇报、求助、借款、购置材料。
不到两年时间,5个企业全部建成,当年投产,当年工业总产值达800多万元,增加出口收购值1200万元,成为胶东地区外贸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
今年,马有彭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从省城参加授奖大会载誉归来,人们问他下一步打算如何?他不无幽默地背了两句诗:老马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