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古地中海北界研究有进展 黄汲清所作推断已被证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1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古地中海北界研究有进展 黄汲清所作推断已被证实
新华社西宁电 (记者党周)在早第三纪(距今约五六千万年前)就基本消失的著名的“特提斯”(古地中海)的北界在哪里?过去,由于缺乏地质资料,国内外大地构造学家有各种假说。如今,这项研究有了新进展。
地质学家以“特提斯”,即希腊神话中海神涅柔斯的女儿命名的古地中海,在大约2.8亿年前的二迭纪是一片广阔的海域,存在于欧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板块碰撞,约五六千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它基本上消失,只残存了现在的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带由中亚进入我国版图,横贯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和云南西部。专家说,研究“特提斯”的演化历史,对我国基础地质和全球地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中,首先要确定它的范围界线即古缝合带。最能代表古缝合带的是蛇绿混杂岩,包括在板块作用下被推覆上来的超基性岩等地幔物质。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特提斯”的南界已有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关于北界,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黄汲清曾提出极可能在可可西里山脉的南缘。然而,由于该地区地质资料极为匮乏而未能证实。
国家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的地质工作者,沿可可西里山脉南缘的西金乌兰湖断裂带,西起还东河,东至移山湖一线,约60公里地段,发现了堆金结构的辉长岩块体、深海硅质岩及泥质岩的混杂堆积;在移山湖以西约15公里处,又观察到一个辉长岩、辉长辉绿岩、硅质岩、泥质岩、枕状玄武岩等组成的基本完整的蛇绿岩剖面。他们据此初步认定,沿西金乌兰湖断裂带存在着一条蛇绿岩带,是北“特提斯”主缝合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