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闪光的木刻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17
第8版(副刊)
专栏:

  闪光的木刻刀
  张小航
李少言,当代中国著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分会主席。他的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刀法浑韵、细腻、明快,富有民族色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12周年时,他应中国军事博物馆之邀创作的《破路》,以恢宏之气势,展现当年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图景。1964年,在反映抗美战斗中越南人民生活题材的组画《南方来信》里,他以“向北方告捷”为名创作的套色木刻画,赢得国内外极高的声誉。中国外交部把它们作为礼品赠送给越南人民,在苏联举办“现代中国画”展览期间,《真理报》刊登了这幅画并发表评论,称此为展出中“政治和艺术水平最高、结合最完美”的作品。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少言就是大名鼎鼎的版画家了。至今仍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处的组画《一二○师在华北》,是他当年在行军中和窑洞里创作的,它们生动地刻画了在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行军、打仗、学习、生活情景。近50幅的组画一完成,就轰动了整个晋绥边区。一二○师以此为厚礼,献给了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而在国统区的邹韬奋同志见后,立即介绍到重庆的《文艺阵地》、《抗战》等刊物上发表。韬奋在给少言的信中写道: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敌后军民的斗争,充满战斗气氛,感人至深。
就是这么一位杰出的美术家,谈起几十年的创作生涯,谈起自己走过的道路,谈起手中的木刻刀,他津津乐道的,竟是年轻的时候,刻过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小玩艺”。这些小东西,只是革命工作的需要,只是领导布置的任务,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它们会有多么高的美学价值。
他刻过图章。那是1939年的冬天,八路军一二○师为解晋西之围进行大挺进。一路筹粮筹草,需要给老百姓开借条,但行军是秘密的,不能暴露部队的番号,这可难坏了后勤部门。那天,寒风凛冽,虽然战士们都裹着棉大衣,可还像光着身子一样冷。副官处的人跑来找李少言:“听说你会木刻?”“是啊!”“能刻图章吗?”“刻啥?”于是,李少言在无人区的断垣残壁里找出一节梨木,到炊事班劈整了一下,搓着手,用仿宋体刻了一长方、一圆形“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师”两枚图章。
可别小看这两枚图章,一二○师靠着这两个章子征粮征草,秘密挺进,长驱直入,神奇地出现在阎锡山队伍的身后。
他刻过字模。那时,他已调到晋绥日报社工作。限于当时的条件,报社只有一种字体的铅字。为了美化版面,领导上让李少言刻一种款似现在楷体的美术字模。李少言拿起木刻刀,一刻就是好几年,好像他生来就是一名刻字工。直到常芝青社长建议他“教几个年轻人来干”,才放下手。但就是这样,当新华社发布北平解放的消息时,李少言仍然情不自禁,亲自为报纸刻了六个特号美术字:“北平宣告解放”。
他刻过地图。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反攻阶段以后,新华社天天报道着战局发生的变化,《晋绥日报》多么希望能够配合这些消息发表军事形势地图,使读者一目了然啊!
夜里,李少言和他领导的美术组的同志等着新华社发稿,电稿一截止,他们就开始在油灯下刻地图,并打上标记,说明反法西斯战争进展情况。刻图容易,但要在小小的图形里再刻上一长串外国地名,又吃力,又费时。他们刻着刻着,为了读者的方便,常常熬到深夜,有时不能不影响出报时间。
李少言想了个主意,在刻好的地图木板上钻一排眼,把铅字钉嵌进去,一试,不但提高了质量,而且工效大大加快。这个先进经验很快在各个解放区得到推广。待到解放战争时,刻国内战场的形势图,李少言他们更是驾轻就熟了,有时《晋绥日报》一天就刊出三幅地图。
他刻过邮票。那是1942年,李少言为晋绥边区刻的票面是一幅毛主席的正面画像,按面值不同,用色彩分为八种,李少言当初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枚被称为“晋绥票”第一的邮票,至今还深受邮迷们的珍爱,据说现在香港的黑市价已卖到了1万港元!
他还刻过笺谱、火花,刻过纪念章……在那些岁月里,李少言的木刻刀听命于革命的需要,真正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在生产运动中,他还制作纺车、风箱,甚至还制作木刻刀。当时新同志很多,无法提供需要的雕刻和绘画用品。李少言找来工具,自己锤炼、加工、打磨,做出了各种类型的木刻刀,还非常好使。由于大家都跟着、学着自己做木刻刀,不光使报社美术组的同志有了武器,还对根据地的木刻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年轻的李少言,就是这样拿着木刻刀,从革命战争的烽火中走来,成为忠于人民,忠于生活,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代版画名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