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一家亲 同胞情——为海峡两岸健儿加油联欢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0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一家亲 同胞情
——为海峡两岸健儿加油联欢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国成 魏亚南
19日晚,北京饭店宴会厅里,欢歌笑语,激情澎湃。参加第11届亚运会的海峡两岸运动健儿们聚集一堂,沉浸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之中。为了给中华民族争光,他们用心在互相交流,他们用爱在相互加油。
两位同龄的拳击运动员坐到了一起,一位是大陆的汉族运动员张广平,一位是台湾的高山族运动员卢志雄,谈得十分投机。卢志雄说:“我早就渴望到大陆来参加比赛,本来去年就该来。”张广平马上说:“现在也不晚,从今以后我们在一起比赛的机会就会多了。”拳击对海峡两岸来说都是新项目,张广平是1986年在南京学习拳击的,卢志雄拳龄也不长,只有六七年,都是中国第一代拳击手。卢志雄夸奖大陆拳击有敢拚精神,张广平则说:“还是你们进步得快。”记者插言:还是到赛场上比比看吧。
在另一张餐桌上,中国女击剑选手与中国台北同行们笑声朗朗,引得记者们争着围拢过去。只听大陆“女剑客”周萍介绍道:“我们是老相识了,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亚洲锦标赛上就交过手。”记者问:“那你们的胜负如何啊?”台湾的孔宪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是我们输了。”周萍忙说:“比赛总有胜负,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同胞一家人”。
中国台北田径协会会长纪政女士是联欢会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位曾有“亚洲飞人”绰号的老田径运动员激动地说,亚运会终于在中国举行了,这是海峡两岸人民的骄傲。我恨自己没能赶上参加在自己国家举行的亚运会。这次中国台北能有这么多运动员到北京来,充分说明同胞爱、运动情是“门不能关,墙不能挡,海峡不能隔”的。她祝愿海峡两岸健儿都能在亚运会上奋勇争先,超越自己。
中国田径七项全能运动员董玉萍回忆了1985年在印尼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与中国台北运动员相聚的情形。今天能和来自台湾省的运动员相逢在北京,她确实感到了历史前进的脉搏。
北京饭店宴会厅里座无虚席,两岸运动员交叉就坐,相同的语言明白地显示出“一家亲,同胞情”。新闻记者穿梭往来,在捕捉一个又一个珍贵的镜头,记录下海峡两岸运动员发自肺腑的话语。当然,采访的热点仍是海峡彼岸代表团团长张丰绪和海峡此岸代表团团长袁伟民。
文艺演出开始了。大陆歌唱家佟铁鑫和台湾省歌星文章联袂一曲《亚洲雄风》,把联欢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